成立于2019年的东风新城社区,汇聚了汉族、彝族、回族等多民族居民。该社区以“积分超市”为切入点,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居民通过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获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东风新城社区支部书记赵莉介绍,“积分超市”旨在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营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和谐氛围。
近年来,四川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使城市成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有力支撑,使社区成为民族团结融合的着力点,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金沙江畔的金沙江社区,同样以“互嵌式”社会结构为蓝图,为民族团结与社区治理树立了典范,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该社区成立于2014年,现有常住人口约3万余人,6个住宅小区,涵盖汉、苗、回等17个民族成份。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永康是苗族,他以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深耕社区10年,用双语沟通、活动联结和热情服务传递邻里温度。
在金沙江社区,“榕言议事点”成为了居民协商议事的重要平台。通过“榕言议事”,社区解决了小区电梯老旧、停车不规范等难题,并开展宣讲35余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民族团结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互帮互助。”杨永康说,在“互嵌式”社区里,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绘制着幸福和谐的社区画卷。
在四川民族地区的基层治理中,模式创新源于对民族习俗和文化的尊重。这不仅仅体现在“石榴籽”调解模式中,“德古”作为彝族传统纠纷调解者,在村寨治理中也发挥着独特作用。在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德古工作法”是一种常见的融合彝族传统调解方式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基层治理模式。例如,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茗新村创新采用“德古工作法+亲情工作法+积分超市管理”模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石榴籽”调解模式是四川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缩影。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成份齐全,有汉、彝、藏、羌、苗、回等15个世居民族,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人民调解在民族地区的规范运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是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从“石榴籽”调解模式到“德古工作法”,从“索玛花工作室”到“榕言议事点”,四川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治理难题的“破局密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在泸州市叙永县,“三大碗酒”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魏某与杨某是水潦彝族乡的村民,平日里两家关系很好,却因一次交通意外闹到了法院。魏某的儿子驾驶三轮车侧翻,导致同乘的杨某受伤,花费了3000多元治疗费。杨某索赔不成,便牵走魏家一头牛。为避免矛盾激化,法官没有简单判决,而是邀请了“石榴籽”调解员——一位德高望重且熟知彝族风俗的彝族族长参与调解。达成协议后,根据彝族风俗,杨某从家里打来3碗酒,魏某、杨某和调解员各端一碗,一饮而尽后用力摔碎酒碗,随后双方顺利签字,和好如初。
近日,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东风新城社区的居民李春娥在当地一家超市购物时,用10积分成功抵扣了10元。她说,自从社区商圈联盟“积分超市”启动以来,她便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宣传教育等活动,这个月累计获得了20积分。“虽然兑换金额不多,但我觉得很有意义,也感到很光荣。”
近年来,四川多措并举推动民族地区普法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当地开展送法下乡、以案释法、帐篷普法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足迹遍布甘孜县各个行政村;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打造民族地区首个未成年人检察品牌“格桑梅朵”,通过组建专业团队、女子双语法治巡讲团,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方式,提升了未成年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这些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以党建引领构建多元化解机制,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有效提升了民族地区的基层治理水平,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完)
兰杰观察到,以前,当地民族聚居地处理矛盾纠纷,可能通过争执甚至打架等方式,但随着改革开放、教育普及和法律意识的提高,这种传统方式已逐渐减少,“现在大家都知道要找法院、乡政府或‘石榴籽’调解来解决问题。”
在民族地区,普法宣传教育是一项重要工作。一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是最生动鲜活的普法“课堂”。为提高民众的法律素养,叙永县人民法院摩尼法庭会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较大的案件到村寨现场进行审理和宣判,针对区域内多发的法律问题或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现场讲解。
这种以国家法律为基础,借助民间调解力量,融合民族风俗作为辅助的调解方式,是“石榴籽”调解模式的最大亮点,也是其创新所在。“当时我在叙永县民宗局工作,我们一直与人民法院加强沟通联系、共同推动,逐步探索形成了‘专群结合、德法合治、体系规范’的‘石榴籽’调解模式。”叙永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台侨办主任兰杰表示,该模式将国家法律和各民族习惯作为调解依据,创新构建“德法融合”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推动法理和情理有机统合。
差差答答在线免费中新网成都6月22日电(单鹏)近日,在四川省泸州市的一个偏远山村,一场复杂的纠纷顺利在村委会得以调解。这是泸州市叙永县“石榴籽”调解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实践。长期以来,受发展不均衡、语言文化习俗差异等因素影响,民族散居地区矛盾纠纷往往易发难调。为化解这一难题,当地探索出“石榴籽”调解模式,推动纠纷快速有效化解。
“茗新村曾是一个由来自大凉山美姑、昭觉等8个县的1200多名彝族群众自主移民组成的‘三不管’地区,人员杂、环境差,社会治安问题较为突出。”新林镇镇长韩平表示,为改善这一状况,茗新村创新采用“德古工作法”,建立了“德古”调解工作室,将3名口碑好、威望高的“德古”聘任为人民调解员,参与村内的矛盾调解、法治宣传、移风易俗等工作。“德古”依据彝族习惯法和公序良俗化解矛盾纠纷,这种方式更易被当地群众接受,推进了法律法规与民俗调解文化的融合发展,构建起小凉山彝族地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通过多年的努力,当地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有了明显提升。”摩尼法庭负责人熊妍冰说,“过去,摩尼镇的非法婚姻和娃娃亲现象较为常见,但经过法庭的调解和普法宣传,这类现象已逐渐减少。如今,大家都知道婚姻关系必须通过合法途径。”
476.15MB
查看524.99MB
查看71.8MB
查看882.66MB
查看893.81MB
查看440.88MB
查看240.86MB
查看876.42MB
查看293.88MB
查看815.22MB
查看992.15MB
查看812.58MB
查看666.45MB
查看514.53MB
查看369.16MB
查看575.95MB
查看830.63MB
查看470.31MB
查看266.58MB
查看725.27MB
查看356.46MB
查看848.65MB
查看433.85MB
查看988.66MB
查看777.77MB
查看429.46MB
查看661.77MB
查看672.33MB
查看431.61MB
查看464.58MB
查看611.34MB
查看382.81MB
查看727.37MB
查看850.93MB
查看714.55MB
查看161.95MB
查看140.81MB
查看187.10MB
查看205.28MB
查看207.34MB
查看122.91MB
查看754.81MB
查看530.93MB
查看498.16MB
查看876.55MB
查看958.20MB
查看811.98MB
查看272.80MB
查看632.75MB
查看520.93MB
查看212.26MB
查看831.67MB
查看163.86MB
查看757.77MB
查看323.23MB
查看395.59MB
查看575.50MB
查看917.89MB
查看543.45MB
查看545.97MB
查看713.27MB
查看107.38MB
查看333.60MB
查看923.90MB
查看865.43MB
查看525.50MB
查看550.86MB
查看916.32MB
查看597.63MB
查看989.57MB
查看758.91MB
查看990.31MB
查看823.54MB
查看869.59MB
查看954.40MB
查看179.97MB
查看833.18MB
查看745.26MB
查看249.73MB
查看218.58MB
查看913.55MB
查看725.52MB
查看216.34MB
查看819.46MB
查看674.20MB
查看339.72MB
查看753.63MB
查看604.95MB
查看653.74MB
查看832.44MB
查看309.72MB
查看693.76MB
查看341.84MB
查看702.60MB
查看453.99MB
查看753.96MB
查看364.33MB
查看434.41MB
查看877.59MB
查看906.15MB
查看741.58MB
查看611.18MB
查看418.91MB
查看292.54MB
查看
287图们av
庄园领主的一些发展方式和技巧🕖
2025-07-01 02:13:38 推荐
567188****1010
有哪些你上了大学才明白的道理?🕚
2025-07-02 13:51:53 不推荐
378152****4896
考考你它在哪,拍摄者即将出发,他乘坐的车次是?🕞
2025-07-02 15:24:27 推荐
75水沟滑板
名画pk决赛:当名画《清明上河图》PK《千里江山图》,你觉得哪幅画在你心中更胜一筹?🕡
2025-06-30 03:13:11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