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与作用 > 正文

泥胡菜的功效与作用-泥胡菜图片

时间:2025-04-15

在乡野田埂间,一丛丛不起眼的紫色小花常被误认为寻常杂草,殊不知这正是古籍记载的泥胡菜。这种菊科植物虽貌不惊人,却有着"救荒野豌豆"的别称,暗示着它曾救荒济困的过往。明代《救荒本草》早有记载,人们取其嫩叶焯水去苦,或拌或炒,在青黄不接时成为充饥之物。更令人称奇的是,其全草入药能散结消肿,在民间验方中常用于痈肿疮毒。这种既当菜又作药的野草,默默讲述着中国人"药食同源"的生存智慧,也提醒着我们:最朴素的草木里,往往藏着最深厚的生命故事。

泥胡菜的功效与作用-泥胡菜图片

【中药名】泥胡菜

【别名】苦马菜、苦郎头、苦蓝头菜、牛插鼻、石灰菜、糯米菜、猫骨头、剪刀草、绒球、石灰青、田青、野苦麻、苦荬菜、猪兜菜,开花前的嫩叶,又名糯米菜。

【类别】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位菊科植物泥胡菜的全草或根入药。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产地分布】南北各地大都有分布。生于路旁、荒草丛中或水沟边。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肾经。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主治】痔漏,痈肿疔疮,淋巴结炎,风疹瘙痒,外伤出血,骨折,乳痈。

药理】有抗炎和抗细菌作用。泥胡菜嫩叶每百克含蛋白质2.6 克,脂肪1 克,纤维素7.3 克,钙400 毫克,磷60 毫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等。

①《质问本草》:“性寒。”?

②《贵州草药》:“性凉,味微苦。”?

③《青岛中草药手册》:“性平,味辛。”

④《质问本草》:“煎汤,洗大肠痔漏。”

【用量】内服9-15g。外用:适量捣敷。

【副作用】


泥胡菜的功效与作用-泥胡菜图片

【配伍选方】

①治各种疮疡:泥胡菜、蒲公英各30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②治疔疮:糯米菜根、苎麻根、折耳根各适量。捣绒敷患处。

③治乳痈:糯米菜叶、蒲公英各适量。捣绒外敷。(2-3方出自《贵州草药》)

④治牙痛,牙龈炎:泥胡菜9g。水煎漱口,每日数次。(《青岛中草药手册》)

⑤治刀伤出血:糯米菜叶适量。捣绒敷伤处。6、治骨折:糯米菜叶适量。捣绒包骨折处。(5-6方出自《贵州草药》)

⑥治颈淋巴结炎:鲜(泥胡菜)全草或鲜叶适量,或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浙江药用植物志》)

⑦四川民间用于治疗白内障,疗效较好。(《浙四川民间》)

⑧荨庥疹、皮肤瘙痒:泥胡菜全草50克,千里光100克,苍耳草100克。用法:煎水洗患处。

⑨颈淋巴结炎:泥胡菜全草30克,夏枯草15克,天葵子5克,野菊花6克,半夏(制)6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5~7天。

⑩骨折:鲜泥胡菜叶50克,接骨木鲜叶30克,费菜30克。用法:先将折骨复位,上夹板;再将上药捣烂,外敷伤处。

(11)乳腺炎:泥胡菜鲜叶50克,鲜蒲公英30克鲜木芙蓉叶30克。用法:将鲜草洗浄,捣烂,外敷红肿处。暴露乳头以利乳汁排出通畅。

(12)痈疔疮疡:泥胡菜30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6)

Powered by ZhongyaoYi.com © 2023 蜀ICP备2025127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