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的药用价值:
㈠名称:桑枝
㈡拼音:Sānɡ Zhī
㈢英文名:Mulberry Twig
㈣别名:桑条
㈤药材类别:藤木类
㈥入药部分: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㈦性味:微苦;性平。
①《医林纂要》记录:甘辛,平。
②《纲目》记录:苦,平。
③《本草图经》记录:平。
④《本草再新》记录:味清苦,微寒,无毒。桑头:味苦,性寒,无毒。
㈧归经:入肝经。
①《本草撮要》记录:入手、足太阴经。
②《本草再新》记录:入肺、肾二经。
③《得配本草》记录:入手太阴经。
㈨各家论述:
《本草撮要》论述:桑枝,功专去风湿拘挛,得桂枝治肩臂痹痛;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痒。
桑枝的营养价值:
化学成份:桑枝含鞣质,游离的蔗糖、果糖、水苏糖、葡萄糖、麦芽糖、棉子糖、阿拉伯糖、木糖。茎含黄酮成分桑素、桑色烯、环桑素、环桑色烯。木材含桑色素、柘树宁、桑酮、四羟基芪、二氢桑色素、二氢山柰酚。
继续阅读《桑枝的药用价值》
桑枝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
桑枝味苦、微辛,性平。归肝、肺经。清热祛湿通络。用于风湿热痹、四肢关节疼痛。该品能祛风通络利关节,可单独重用该品(以老桑枝为宜)治疗关节红肿热痛等属热痹的关节病变,亦可配合其他药物同用。该品主要作用为祛风通络。主治风湿痹症,而尤宜于上肢痹痛。
作用
1.祛风通络:用于风湿手臂指麻木,常与威灵仙、防己、当归等同用,如桑枝汤;若风湿热痹,常与络石藤、忍冬藤、地龙等同用,如桑络汤;若用于治疗白癜风,可用桑枝2500克、益母草1000克,文火煮2次,去渣,取汁再煎成稀膏,黄酒温冲服,如白癜风膏。
2.利水气,消浮肿:用于脚气下肢浮肿,用桑枝60克,炒后水煎服。
桑枝的功能与主治:
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
①《本草汇言》记录:"去风气挛痛。"
②《本草蒙筌》记录:"利喘嗽逆气,消焮肿毒痈。"
③《本草图经》记录:"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兼疗口干。"
④《本草备要》记录:"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
⑤《岭南采药录》记录:"去骨节风疾,治老年鹤膝风。"
⑥《本草再新》记录:"壮肺气,燥湿,滋肾水,通经,止咳除烦,消肿止痛。"
⑦《玉楸药解》记录:"治中风歪斜,咳嗽。"
⑧《现代实用中药》记录:"嫩枝及叶熬膏服,治高血压,手足麻木。"
桑枝的应用与药方:
配伍应用
1.配桂枝:桂枝辛甘温,祛风寒湿邪,温经通络,温通血脉,散寒逐瘀;桑枝苦平,祛风除湿,其性平和,善通经络达四肢,二药合和,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祛风除痹效佳。
2.配桑寄生:桑枝横行四肢,行津液,利关节,清热祛风,除湿消肿,通络止痛;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逐湿,补血通络;桑枝以通为主,桑寄生以补为要。二药参合,一补一通,相互为用,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通络道、止疼痛、降血压益彰。
3.配桑叶:桑叶质轻气寒,轻清发散,长于疏表邪,散风热,凉血滋燥,清肝明目;桑枝长于通络道,行津液,利关节,祛风除痹止痛。桑叶以散为主,桑枝以通为要。二药伍用,疏通兼备,清热疏风解表、祛风通络止痛益彰,多用于风寒湿热痹证等。
附方
①治高血压:桑枝、桑叶、茺蔚子各五钱。加水1000毫升,煎成600毫升。睡前洗脚30~40分钟,洗完睡觉。(摘自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双桑降压汤)
②治水气脚气:桑条二两。炒香,以水一升,煎二合,每日空心服之。(摘自《圣济总录》)
③治臂痛:桑枝一小升。细切,炒香,以水三大升,煎取二升,一日服尽,无时。(摘自《本事方》)
④治紫癜风:桑枝十斤(锉),益母草三斤(锉)。上药,以水五斗,慢火煎至五升,滤去渣,入小铛内,熬为膏。每夜卧时,用温酒调服半合。(摘自《圣惠方》桑枝煎)
继续阅读《桑枝的功效与作用》
桑枝的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内服:煎汤,15~30g。
桑枝的炮制:
1、桑枝: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润透后,切段,晒干。
2、炒桑枝:取净桑枝段,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淡黄色,放凉。另法加麸皮拌炒成深黄色,筛去麸皮,放凉。(每桑枝段100斤,用麸皮20斤)
3、酒桑枝:取桑枝段用酒喷匀,置锅内炒至微黄色,放凉。(每桑枝段100斤,用酒15斤)
桑枝的食用方法(药膳做法):
木瓜桑枝茶
材料:木瓜5g、桑枝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化湿通络。
用途: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伴有四肢风湿痹痛、浮肿、蛋白尿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桑枝鸡汤
材料:冬桑枝40克,光鸡1只,生姜3片,盐、生油各适量
做法:桑枝洗净稍浸泡;光鸡洗净去内脏及尾部;将桑枝、光鸡一同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3000毫升,大火煲沸撇去浮沫后改小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功效:益精髓、祛风湿、利关节。
用途:治疗风湿痹症,而尤宜于上肢痹痛。
桑枝鸡
材料:桑枝60克,绿豆30克,鸡肉250克,盐、姜、葱各适量。
做法:
1、将鸡肉洗净,桑枝洗净切成段。
2、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下鸡肉、绿豆、桑枝、清炖至肉烂。
3、加入盐、姜、葱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本品清热通痹、益气补血、清利湿热。
桑枝丹参煲鸡
材料:老桑枝60克,丹参15克,川芎10克,母鸡1只(重约750克)。
做法:
1、将鸡去毛及内脏,备用。
2、锅中加入适量水,放入母鸡、桑枝、丹参、川芎,水煮煲汤。
3、以食盐调味,饮汤食鸡肉。
功效:本品特别适合于颈椎综合征患者食用。
老桑枝红枣煲老鸡
材料:老桑枝60克(中药店有售),红枣5个,老母鸡半只,瘦猪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
1、老桑枝用水稍作浸泡,红枣去核洗净,老母鸡宰杀洗净,猪瘦肉洗净。
2、把前面几种食材一起倒入锅中,加适量水(没过即可),大火烧开改小火煲2小时,下盐即可食用。
功效:有益精髓,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广东民间亦常用它辅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四肢挛痛麻痹、颈背牵引疼痛,慢性腰脊劳损
秦艽桑枝煲老鸭
材料: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鸭100克。
做法:将老鸭洗净切块与中药材一同入煲;加水适量,煲烂后,调味,吃鸭肉饮汤。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桑枝能祛风湿通络活络作用;鸭肉滋脾胃。本食疗主治寻常狼疮等疾病。
桑枝酒
材料:桑枝、黑大豆(炒香)、五加皮、木瓜、十大功劳、金银花、慧茁仁、黄柏、蚕沙、松仁各1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将前10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通络。:
用途:湿热痹痛、口渴心烦、筋脉拘急等症。
来源:引自《药酒汇编》。
继续阅读《桑枝的食用方法》
桑枝的副作用:
暂无副作用记录,防止过量使用即可。
桑枝的禁忌:
暂无禁忌记录。但孕妇使用请遵医嘱。
继续阅读《桑枝的副作用》
桑枝图片:
桑枝图片:
中药桑枝图片:
中草药桑枝图片:
中药材桑枝图片:
继续阅读《桑枝图片》
桑枝的主要产地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扛、安徽、湖南、河北、四川等地。
桑枝的性状:
干燥的嫩枝呈长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1厘米。外表灰黄色或灰褐色,有多数淡褐色小点状皮孔及细纵纹,并可见灰白色半月形的叶痕和棕黄色的叶芽。质坚韧,有弹性,较难折断,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斜片呈椭圆形,长约2毫米。切面皮部较薄,木部黄白色,射纹细密,中心有细小而绵软的髓。有青草气,味淡略粘。以质嫩、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继续阅读《桑枝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