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升麻 > 专题

升麻

中药升麻专题,介绍升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草药升麻的副作用和禁忌,让大家全面了解中药材升麻。

升麻的药用价值:

㈠名称:升麻

㈡拼音:Shēnɡ Má

㈢英文名:RHIZOMA CIMICIFUGAE

㈣别名:龙眼根、莽牛卡架、窟窿牙根

㈤药材类别:根茎类

㈥入药部分:为毛茛科植物升麻、兴安升麻和大三叶升麻的根状茎。

㈦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 、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 (Turcz.)Maxim . 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 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至须根干时,燎去或除去须根,晒干。

㈧性味:甘;辛;微苦,凉。 

①《医学启源》记录:《主治秘诀》云,性温,味辛。

②《别录》记录:甘苦,平,微寒,无毒。 

③《本经》记录:味甘辛。  

④《汤液本草》记录:微苦,微寒。

㈨归经:入肺、脾、胃经。 

①《本草经解》记录:人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 

②《汤液本草》记录:手阳明经、太阴经。 

③《医学启源》记录: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足阳明。 

④《本草再新》记录:入肝、肺二经。

㈩各家论述:

1.《药性论》论述: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NI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

2.《别录》论述: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3.《本经》论述: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一作'瘴气邪气')。

4.《滇南本草》论述: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乳蛾,痄腮。

5.《汤液本草》论述:《主治秘诀》,主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

6.《日华子本草》论述:安魂定魄,游风肿毒,口气疳NI。

7.李杲论述:升麻,发散阳明风邪,升胃中清气,又引甘温之药上升,以补卫气之散而实其表,故元气不足者,用此于阴中升阳。又缓带脉之缩急。凡胃虚伤冷,郁遏阳气于脾土者,宜升麻、葛根以升散其火郁。引葱白,散手阳明风邪;引石膏,止足阳明齿痛;人参、黄芪,非此引之,不能上行。

8.《医学启源》论述:升麻,若补其脾胃,非此为引不能补。若得葱白、香芷之类,亦能走手阳明、太阳,能解肌肉间热,此手足阳明伤风之药也。《主治秘要》云,其用者有四:手足阳明引经一也;升阳于至阴之下二也;治阳明经分头痛三也;去皮肤风邪及至高之上四也。脾痹非升麻不能除。

9.《纲目》论述:消斑疹,行瘀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10.《本草汇言》论述:升麻,散表升阳之剂也。疗伤寒、解阳明在表(发热,头额痛,眼眶痛,鼻干,不得眠)之邪,发痘XI于隐密之时,化斑毒于延绵之际。但味苦寒平,所以风寒之邪,发热无汗;风热之邪,头风攻痛,并目疾肿赤、乳蛾喉胀,升麻并皆治之。

11.《纲目》论述: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素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升麻葛根汤,乃发散阳明风寒药也,时珍用治阳气郁遏及元气下陷诸病、时行赤眼,每有殊效。大抵人年五十以后,其气消者多,长者少,降者多,升者少,秋冬之令多而春夏之令少,若禀受弱而有前诸证者,并宜此药活法治之。

12.《汤液本草》论述:东垣云,升麻入足阳明。若初病太阳证,便服升麻、葛根,发出阳明经汗,或失之过,阳明经燥,太阳经不可解,必传阳明矣,投汤不当,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朱(肱)氏云,瘀血入里,若衄血、吐血者,犀角地黄汤,乃阳明经圣药也,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升麻、犀角性味相远不同,何以代之?盖以升麻止是引地黄及余药同入阳明耳。仲景云,太阳病,若发汗,若利小便,重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其害不可胜言。

13.《本草正》论述:升麻,凡痈疽痘疹,阳虚不能起发及泻痢崩淋,梦遗脱肛,阳虚下陷之类,用佐补剂,皆所宜也。若上实气壅,诸火炎上及太阳表证,皆不宜用。且其味苦气散,若血气太虚,及水火无根者,并不可用。

14.《药品化义》论述:升麻,善提清气,少用佐参、芪升补中气。柴胡引肝气从左而上,升麻引胃气从右而上,入补中益气汤有鼓舞脾元之妙,使清阳之气上升而浊阴之气下降。其味苦辛,多用亦有发表解肌之助,又善引参、芪益气聪明,合柴胡治火郁五心烦热。若劳碌伤神及肺有伏火者,恐升动阳气,助火生痰,忌之。

15.《本草求真》论述:升麻,似与葛根一类,但此辛甘微苦,能引葱白入肺,发散风寒出汗,引石膏能治阳明顶巅头痛、齿痛,引参、芪能入脾胃补脾,且同柴胡能引归、芪、白术甘温之药以补卫气之散而实其表。不似葛根功专入胃,升津解肌而不能引诸药以实卫气也。但升麻佐于葛根,则入阳明生津解肌有效,同柴胡升气,则柴胡能升少阳肝经之阳,升麻能升阳明胃经之阳,一左一右,相须而成。

16.《本经逢原》论述:升麻、葛根能发痘,惟初发热时可用,见点后忌服,为其气升,发动热毒于上,为害莫测,而麻疹尤为切禁,误投喘满立至。按升麻属阳、性升,力能扶助阳气扞御阴邪,故于淋带、泻痢、脱肛方用之,取其升举清阳于上也。古方治噤口痢,用醋炒升麻,引人参、莲肉,扶胃进食,大有神效。

17.《本草新编》论述:升麻,必须同气血药共用,可佐使而亦不可以为君臣,世虑其散气,不敢多用是也。然而亦有多用之时,如《本草纲目》、《经疏》尚未言及。夫升麻之可多用者,发斑之症也。凡热不太甚,必不发斑,惟其内热之甚,故发出于外,而皮毛坚固,不能遽出,故见斑而不能骤散也。

18.《本草正义》论述:升麻,其性质颇与柴胡相近,金、元以来亦恒与柴胡相辅并行,但柴胡宣发半表半里之少阳而疏解肝胆之抑遏;升麻宣发肌肉腠理之阳明而升举脾胃之郁结,其用甚近,而其主不同,最宜注意。

升麻的药用价值

升麻的营养价值:

化学成份:兴安升麻根茎含阿魏酸(ferulic acid),异阿魏酸(isoferu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E]-3-(3'-甲基-2'-亚丁烯基)-2-吲哚酮〔[E]-3-(3'-methyl-2'-butenylidene)-2-indokinone〕,[Z]-3-(3'-甲基-2'-亚丁烯基)-2-吲哚酮,升麻精(cimifugin),齿阿米素(visnagin),去甲齿阿米素(norvisnagin),齿阿米醇(visamminol),北升麻萜(cimicilen),12-羟升麻环氧醇阿拉伯糖甙(12-hydroxycimigenol arabinoside)及以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升麻环氧醇(cimigenol),升麻环氧醇木糖甙(cimigenyl xyloside),兴安升麻醇(dahurinol)为甙元的糖甙,还含有升麻甙(cimigenyl xyloside),兴安升麻醇(dahurinol)为甙元的糖甙,还含有升麻甙(cimicifugoside),升麻新醇木糖甙(shengmanol xyloside),乙酰升麻新醇木糖甙,24-乙酰基水合升麻新醇木糖甙(24-acetylhydroshengmanol xyloside),并认为兴安升麻新鲜根茎中不含升麻环氧醇木糖甙,25-O-乙酰及25-O-甲基升麻醇木糖甙,它们是在分离成分过程中产生的人工矫作物。

继续阅读《升麻的药用价值》

升麻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

1、清热解毒:本品善解阳明热毒,用于胃热齿痛、口舌生疮、皮肤痒疹等,可配石膏、黄连等同用,如清胃散。

2、升阳举陷:用于脾胃清阳下陷的少气倦怠、下利、脱肛、子宫脱垂等证,常与柴胡、人参、黄芪同用。

药理作用

1.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升麻水提取物注射于动物有降压、抑制心肌、减慢心率的作用。

2.抗炎作用:北升麻对大鼠角叉等胶或右旋糖酐所致脚肿胀均有消炎作用,对乳酸或醋酸引起的肝门溃疡,有使其缩小面积的趋势。

3.抗菌作用:升麻在试管内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其变种绿升麻CimicifugafoetidaL.Var.SimplexHuth.的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许兰氏黄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镇痛作用:北升麻提取物1g/kg或5g/kg给小鼠灌胃,能明显抑制醋酸所致扭体反应,但对尾压刺激法不显示镇痛作用。

5.解热作用:北升麻提取物1-2g/kg灌胃,可使大鼠正常体温下降,并对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所致发热有解热作用。

6.兴安升麻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能降低血压,加强心跳振幅而不影响其节律;松弛小肠平滑肌;可用于轻型高血压患者,能降低血压、改善症状。它还能增强支气管及消化道的腺体分泌。对子宫有收缩作用,有时用于月经不调。

7.对平滑肌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升麻能抑制离体肠段与妊娠子宫,对未孕子宫及膀胱则呈兴奋作用。齿阿米醇对氯化乙酰胆碱,盐酸组胺或氯化钡所致肠痉挛均有一定的作用,齿阿米素的作用弱于齿阿米醇。

8.其它作用:北升麻醇提取物能抑制樟脑或士的宁所致的小鼠惊厥,并具有抗菌及抑制人子宫颈癌细胞JTC-26株的作用。另具升高白细胞,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及释放功能。

升麻的功效与作用

升麻的功能与主治:

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痈肿疮毒;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

①《药性论》记录:"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露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

②《别录》记录:"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③《本经》记录:"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一作’瘴气邪气’)。"

④《滇南本草》记录:"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乳蛾,痄腮。"

⑤《汤液本草》记录:"《主治秘诀》:主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

⑥《日华子本草》记录:"安魂定魄,游风肿毒,口气疳匿。"

⑦《纲目》记录:"消斑疹,行窃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升麻的功能与主治

升麻的应用与药方:

附方

①治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疗,剧者数日必死,疗得差后,疮瘢紫暗,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也):水浓煮升麻,渍绵洗之。苦酒渍煮弥佳,但燥痛难忍。(《肘后方》)

②治小儿痘、痧疹不明,发热头痛,伤风咳嗽,乳蛾痄腮:升麻五分,前胡八分,甘葛五分,黄芩一钱,栀子八分,炒牛蒡子一钱,甘草三分,桔梗五分,薄荷五分,川芎一钱。引用灯心煎服。(《滇南本草》升麻汤)

③治伤寒,温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未发:干葛(锉细)、升麻、芍药、甘草(锉,炙)各等分。上同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量大小与之,温服无时,(《阎氏小儿方论》升麻葛根汤)

④治喉痹作痛:升麻片含咽,或以半两煎服取吐。(《仁斋直指方》)

⑤治咽喉闭塞,津液不通:川升麻半两,马蓟子一分,白矾一分,马牙消一分,玄参一分。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楝子大。用薄绵裹,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升麻丸)

⑥治雷头风,头面疙瘩肿痛,憎寒壮热,状如伤寒:升麻、苍术各五钱,荷叶一枚。煎服。(《医方集解》清震汤,即《素问病机保命集》升麻汤)

⑦治牙龈肉绽有根,牙疳肿痛,牙动摇欲落,牙齿不长,牙黄口臭:羌活一两,草龙胆(酒洗)一两五钱,羊胫骨灰二两,升麻四两。上为细末,以纱罗子罗骨灰,作微尘末,和匀。卧时贴在牙龈上。(《兰室秘藏》牢牙散)

⑧治口热生疮:升麻三十铢,黄连十八铢。上二味末之,绵裹含,咽汁。(《千金方》)

⑨治阳毒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甘草二两,鳖甲手指大一片(炙),雄黄半两(研)。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金匮要略》升麻鳖甲汤)

⑩治胃热齿痛:升麻煎汤,热漱咽之。(《仁斋直指方》)

⑾治产后忍物不尽,或经-月、半岁,一岁:升麻三两。以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当吐下恶物,勿怪。(《千金方》)

⑿治血崩:升麻五分,柴胡五分,川芎一钱,白芷一钱,荆芥穗六钱,当归六钱。水二碗,煎一碗,食远服,即止,多不过五、六服。(《墨宝斋集验方》)

⒀治噤痢:绿色升麻(醋炒)一钱,莲肉(去心,炒焦黄)三十枚,人参三钱。水一钟,煎半钟饮之,蜜和为丸更妙,每四钱一服,白汤吞。(《医学广笔记》)

⒁治心有风热,生浸淫疮徧体:升麻、大黄(锉,微炒)、黄芩(去黑心)、枳实(去瓤,麸炒令黄)、芍药各一两,甘草(炙)、当归(切,焙)各半两。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入灯心一握,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晚食前服。(《圣济总录》升麻汤)

⒂治肺痈吐脓血,作臭气,胸乳间皆痛:川升麻、桔梗(炒)、薏苡仁、地榆、子芩(刮去皮)、牡丹皮、白芍药各半两,甘草三分,上锉粗末,每服一两,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日二、三服。(《本事方》升麻汤)

⒃治痈疽始作,坚硬,皮色紫亦,恶寒壮热,一、二日未成脓者:升麻、连翘、大黄(锉,炒)、生地黄(切,焙)、木香各一两,白鼓、玄参各三分。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入芒硝末半钱匕,去滓,空心温服,取利为度,未利再服。(《圣济总录》升麻汤)

⒄治卒毒肿起,急痛:升麻苦酒磨敷上良。(《补缺肘后方》)

⒅治热痹瘙痒:升麻煎汤饮,并洗之。(《千金方》)

继续阅读《升麻的功效与作用》

升麻的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调敷,煎水含漱或淋洗。内服:煎汤,0.5~3钱;或入丸、散。 

升麻的炮制:

1.拣去杂质,略泡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蜜制: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升麻片,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每升麻100kg,用炼蜜25kg。

3.取升麻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晒干。

4.炒制:取升麻片,用文火炒至微焦或焦黄。

5.麸制:先将锅烧热,加入麦麸与升麻片,炒至微黄色,筛去麦麸,每升麻10kg,用麦麸1.5kg。《雷公炮炙论》:采得了,刀刮上粗皮一重,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出,曝干,细锉,蒸,暴干用之。

升麻的食用方法

升麻的食用方法:

人参升麻粥

人参升麻粥

材料:粳米30克,人参10克,升麻3克

做法:将人参、升麻水煎取汁,与粳米同煮为粥。

养生功效:补气摄血,升阳举陷。适用于气虚月经过多,过期不止,色淡质稀清如水,面色白,气短懒言,心悸,肢软无力等症。

升麻芝麻炖猪大肠

升麻芝麻炖猪大肠

材料:猪大肠600克,升麻15克,黑芝麻100克,大葱10克,姜8克,盐2克,黄酒5克

做法:

1、升麻、黑芝麻装入洗净之猪大肠内,两头扎紧。

2、放入沙锅内,加葱段、姜片、盐、黄酒、清水适量,文火炖3小时,至猪大肠熟透。

养生功效:升提中气,补虚润肠。适用于脱汗、子宫脱垂及便秘等症。

防风升麻汤

原料:防风8分,升麻8分,青皮5分,生地黄5分,牡丹皮5分,当归5分,细辛5分。

做法:水2钟,煎至8分,食远温漱口服,滓再煎。上门牙疼属心火,加黄连、麦冬各5分;下门牙疼属肾火,加知母、黄柏各7分;上左边牙疼属胆火,加羌活、龙胆草各8分;下左边牙疼属肝火,加柴胡、栀子各8分;上右边牙疼属大肠火,加大黄、枳壳各8分;下右边牙疼属肺火,加黄芩、桔梗各8分;上两边牙疼属胃火,加川芎、白芷各7分;下两边牙疼属脾火,加白芍、白术各8分。

黄芪牛肉汤

黄芪牛肉汤

主料:牛肉(瘦)1000克

辅料:黄芪12克,当归8克,党参12克,白术8克,升麻3克,柴胡3克,艾叶8克,樗白皮8克

调料:大葱20克,姜15克,料酒20克,小葱5克,胡椒粉1克,盐10克,味精2克

做法:

1、 将当归、白术、柴胡、升麻、黄芪、党参、陈皮、樗白皮、炙草去净灰渣;

2、 经过加工装于双层纱布袋内封住口;

3、 牛肉洗净,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

4、 姜、葱洗净;

5、 沙锅置大火上,倒入鲜汤2000克,放入鸡骨架,加入牛肉块、中药包煮沸,撇去浮沫;

6、 加姜、葱、料酒,移至小火上炖熟透;

7、 拣去中药包、姜、葱、鸡骨架;

8、 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葱花即成。

养生功效:

1、 黄芪牛肉汤,以牛肉为主料,配以多味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的中药,共成补脾胃,益气升阳之剂;

2、 适用于久泻久痢、脾胃亏虚、中气下陷所致脱肛、泻痢不止等症;

3、 黄牛肉性温,有痰火、热病、湿热者少食。

升麻葛根汤

组成:升麻(30克) 芍药(30克) 炙甘草(30克) 葛根(45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克 ,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一日二三次。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主治: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本方除用治麻疹外,亦治带状疱疹、单纯性疮疹、水痘、腹泻、急性细菌性痢疾等属邪郁肌表,肺胃有热者。)

升麻鳖甲汤

升麻鳖甲汤

主治治阳毒,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

方药:升麻二两(6克) 当归一两(3克) 蜀椒(炒去汗)一两(3克)甘草二两(6克) 鳖甲手指大一片(炙)(3克) 雄黄半两(研)(o.5克)

用法: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现代用法:水煎服,鳖甲先煎,雄黄研末另服)。

继续阅读《升麻的食用方法》

升麻的副作用:

1、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2、毒理试验

LD50:  单穗升麻甲醇总提取物对小鼠静注的LD50为700mk/kg。

毒性反应:升麻对胃有刺激,常可引起恶心、呕吐反应。过量会引起头晕、头 痛、乏力、虚脱。小鼠中毒症状为运动抑制,呼吸徐缓,耸毛,后肢间歇性痉挛。中毒  量可致心脏抑制,血压下降.呼吸麻痹而死亡。

3、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舒服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剂量稍大,可有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反应,为升提不当的表现。

临床常见的副作用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尿颜色深、胃部不适和肠道不适等其他问题。长期服用升麻会导致体重增加。有些妇女是过敏反应(皮疹,发痒,呼吸困难),腹痛,还有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和腿部沉重感。

还有一种是黑升麻,服用黑升麻潜在的副作用是肝脏疾病。有的国家法规规定的,黑升麻草药产品必须贴上适当的标签。在特殊情况下,医生可监督严重肝病患者不能服用黑升麻这种草药。

升麻的副作用

升麻的食用禁忌:

注意事项:

上盛下虚,阴虚火旺及麻疹已透者忌服。 

① 《得配本草》记录:伤寒初病太阳,痘疹见标,下元不足,阴虚火炎,四者禁用。

②《本草经疏》记录:凡吐血鼻衄,咳嗽多痰,阴虚火动,肾经不足,及气逆呕吐,惊悸怔忡,癫狂等病,法咸忌之。

继续阅读《升麻的副作用》

鲜升麻图片:

鲜升麻图片

生升麻图片:

生升麻图片

中药升麻图片:

中药升麻图片

中草药升麻图片:

中草药升麻图片

中药材升麻图片:

中药材升麻图片

继续阅读《升麻图片》

升麻的主要产地分布:

①升麻,又名:马尿杆、火筒杆。

生于林下、山坡草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青海、甘肃、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江苏等地。

②兴安升麻,又名:地龙芽(《盛京通志》),苦龙芽菜(《铁岭县志》),达呼尔升麻、苦菜秧、苦力芽、苦壮菜。

生于山坡及林荫处。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湖北、四川、山西、内蒙古等地。

③大三叶升麻

生于山野草丛中及溪沟旁。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升麻产地

升麻的性状:

1.性状鉴别 (1)升麻 根茎呈不规则长块状,分枝较多,长3-17cm,直径1.7-4cm。表面暗棕色,极粗糙,上面具多个圆形洞状的茎基,直径0.8-2.5cm,高1-2cm,内壁粗糙,洞浅;下面有众多须根残基。体实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木部黄绿色,呈放射状,髓部稍平坦,灰绿色,稍具粉性。气微,味较苦。

(2)北升麻 根茎呈不规则长条状,多分枝成结节状,长3-13cm,直径1.5-2.4cm。表面灰黑色,粗糙,茎基痕圆洞状,直径0.5-1.5cm,高1-3cm,洞内壁显纵向或网状沟纹;下面有坚硬的须根残基。体轻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极不平坦,木质部呈放射状,纤维性,黄绿色,具裂隙,髓部中空,黑色。气微,味较苦。

(3)关升麻 根茎呈不规则长块,多分枝成结节状,长5-22cm,直径2-6cm。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粗糙,茎基痕圆盘状或槽状,直径1-3.5cm,高0.5-2cm,盘或槽内壁显网状纹理;下面有坚硬的须根残基。体轻质坚,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纤维性,木质部呈放射状纹理,黄棕色或黄绿色,髓部黑褐色。气微,味苦。

以个大、质坚、表面色黑褐者为佳。

继续阅读《升麻产地》

Powered by ZhongyaoYi.com © 2023 粤ICP备1408574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