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场馆,只见徐显秀墓正面北壁的“夫妇宴饮图”被搬上互动投影墙,只要拨动琴弦,就可与画中乐伎共弹一曲。站在封土堆旁、借助4KVR眼镜,便可穿越到徐显秀墓遗址中,一睹墓葬全貌,沉浸式感受1400余年前北齐贵族的显赫威仪与奢华生活。
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筹建的“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山西省实验室”近日获批。今后,山西将重点突破科技考古、出土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彩塑壁画保护和石窟寺保护等研究方向,开展相关领域的文物科技创新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科学构建富有山西特色的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科研平台,推动文物保护质效提升。
下一步,山西将通过建立全省馆藏文物调配制度,支持各级各类博物馆通过举办特色展、联展、巡展,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开展长城、黄河、汾河、沁河、漳河流域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工程,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相结合,形成保护利用的集聚效应等系列举措,激活文化遗产“一池春水”。
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2022年起,山西连续5年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毕业后直接到县(市、区)及以下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定向就业,文化传承加入生力军,注入新动能。
“最新考古成果表明,我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同非洲并列人类起源最早之地;北京猿人在50万年前就发明人工用火术,为全球最早之一;早在1万年前,我们的先人就种植粟、水稻,农业起源同西亚北非并列第一;我国在乐器、独木舟、水利设施、天文等方面的发明发现也是全球最早或最早者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讲述我们的历史。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运城考察时指出,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黑夜在线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张旭)时间无声,镌刻古今。大地不语,一眼千年。古老三晋拥有数不胜数的历史文化遗产,犹如一条条纽带,紧紧连接起表里山河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这里的陶寺遗址,被称为最初的“中国”;东渠遗址,构筑山西夏文化研究版图;西吴壁遗址,推动早期国家形成与治理;碧村遗址,实证中华文明进程区域互动……
现代博物馆是文物活化利用的重要场所。为此,山西优化博物馆布局,支持太原、大同、晋城、临汾“博物馆之城”建设,提出力争“十四五”末,全省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每15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的目标。
在云冈石窟景区东端的监测中心内,大屏上正闪烁着云冈石窟内各项环境监测的实时数据,各个监测点形成点阵,随时呈现窟内的细微变化。除了数字化监测,数字化采集为云冈石窟建起三维“数字档案”,确保文物数据永续保存、灵活应用。
近年来,山西深入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对应县木塔、永乐宫、平遥古城等国宝级文物进行特殊保护,统筹推进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全面开展不可移动文物日常保养维护,提升可移动文物保护水平。
位于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的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依托徐显秀墓原址而建。徐显秀墓保存有北齐时期壁画300余平方米,这些壁画不仅是当时最高绘画水平的代表作品,还全方位生动再现了北齐时期独特的社会风貌和生活场景,实证了古晋阳“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的历史地位,是“锦绣太原城”的历史见证和重要支撑。
今日之山西,扎根脚下、向下汲取,登高眺远、守望相承,在推动融合发展中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在全省各地,一些文物古建已经成为具有研学、团建等功能的旅游目的地,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体验,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方式更加丰富。
为此,国家文物局建立应县木塔保护工作省部协调机制,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寻找国内各行各业最有实力的研究力量,共同为其“问诊看病”,合力守护这颗历史文化明珠。
在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山西扛牢文物保护职责使命,绘就文化事业发展新蓝图,让这片土地更加年轻,散发更加独特的魅力。
暖风拂面,春意醉人。在平遥古城景区,装扮成“晋商少奶奶”逛晋商大院,成为年轻游客新晋打卡项目。“租一天服装去看《又见平遥》演出很有意思,身临其境代入感更强”,一名前来旅游的大学生说。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部的佛宫寺内,应县木塔屹立于此近千年不倒。这座木塔有很多“秘密”,也有很多“伤痛”。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一座可登临的木结构楼阁式塔,也是现存唯一的一座真正具有多层使用空间的古代木结构佛塔,由于自然和历史双重影响,木塔局部倾斜,亟待修缮。
山西富集历史文物资源。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山西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约占全国总量的7%,排名全国第四位,其中,古遗址13477处,古墓葬4298处,古建筑2802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715处,石窟寺及石刻1112处,其他246处。
近年来,山西省加大力度组织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跨学科组建攻坚团队,先后出版了《陶寺遗址:这里是最早的“中国”吗》《奇妙!云冈石窟窟顶竟有座寺庙》《翼城惊现西周“霸”国》《古墓“俪影”浮现太原东山》等考古书籍,为阐释中华文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云冈石窟——中国三大石窟之一,被称为有着1560年历史的“石头的史书”,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晋祠——三晋之胜,全在晋祠,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祠庙建筑群;平遥古城——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凝结着晋商纵横五百年的辉煌;应县木塔——世界三大奇塔之一,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木塔……
去年以来,全国各地统一上演“博物馆热”,不少人“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2024年春节期间,全国68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358万余人次,文化潮味为城市增添新的生机。
727.12MB
查看779.61MB
查看54.4MB
查看968.18MB
查看548.18MB
查看422.40MB
查看717.44MB
查看603.30MB
查看810.58MB
查看423.76MB
查看635.18MB
查看155.34MB
查看412.98MB
查看383.86MB
查看684.51MB
查看992.37MB
查看274.29MB
查看379.54MB
查看200.80MB
查看718.40MB
查看769.18MB
查看851.40MB
查看116.15MB
查看434.44MB
查看529.27MB
查看343.73MB
查看285.35MB
查看544.31MB
查看623.57MB
查看457.15MB
查看945.55MB
查看793.58MB
查看319.82MB
查看386.53MB
查看647.34MB
查看149.74MB
查看378.40MB
查看434.25MB
查看409.39MB
查看241.63MB
查看154.32MB
查看763.16MB
查看187.32MB
查看716.35MB
查看783.81MB
查看165.29MB
查看979.82MB
查看342.61MB
查看908.79MB
查看912.91MB
查看899.48MB
查看687.44MB
查看727.65MB
查看581.37MB
查看928.50MB
查看680.31MB
查看785.57MB
查看414.20MB
查看923.91MB
查看851.70MB
查看177.22MB
查看431.15MB
查看675.36MB
查看431.77MB
查看788.58MB
查看507.80MB
查看949.18MB
查看822.64MB
查看215.71MB
查看751.60MB
查看512.12MB
查看314.38MB
查看221.42MB
查看165.31MB
查看646.19MB
查看987.23MB
查看976.12MB
查看795.49MB
查看777.41MB
查看530.70MB
查看212.44MB
查看497.70MB
查看695.85MB
查看273.12MB
查看969.21MB
查看464.53MB
查看498.14MB
查看536.13MB
查看675.80MB
查看696.82MB
查看181.94MB
查看788.29MB
查看745.40MB
查看642.17MB
查看726.36MB
查看657.31MB
查看714.42MB
查看524.32MB
查看675.15MB
查看295.95MB
查看699.60MB
查看267.51MB
查看178.70MB
查看124.78MB
查看
375 东方wc
从西藏回来的人嘴是真的严🥟
2025-07-02 17:01:32 推荐
310 188****7549
歌手2024🥣
2025-07-02 05:27:05 不推荐
787 152****6166
美国亚特兰大市发生公交车劫持🥧
2025-06-30 19:45:35 推荐
41 幻兽爱合成
赵露思波点裙🥪
2025-07-02 13:19:33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