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木的功效与作用-胆木图片
时间:2025-05-24
在海南岛潮湿的山林间,生长着一种其貌不扬却暗藏玄机的乔木。当地人叫它胆木,只因树皮断面会渗出苦如胆汁的黄色汁液。这种茜草科植物看似普通,却承载着黎族药农世代相传的智慧——他们总在雨季来临前采集树皮,晾晒时那特殊的苦涩气息能飘出很远。
近年来,科研人员发现这种其貌不扬的植物竟含有多种生物碱,特别是从它皱巴巴的灰褐色树皮里,总能提炼出令人惊喜的药用成分。当我们轻轻剥开胆木粗糙的外皮,仿佛也揭开了热带雨林馈赠给人类的又一页秘方。
【中药名】胆木
【别名】乌檀、山熊胆、熊胆树、细叶黄棵木、黄羊木、药乌檀、黄胆木、黄心木、树黄柏。
【类别】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位】茜草科植物胆木的枝、树皮入药。
【产地分布】生于半山腰荫蔽潮湿地带的杂木林中。主要产于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地。
【性味归经】寒,苦。归肺、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泌尿系感染,肠炎,痢疾,胆囊炎;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脓肿。
【文献】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乳腺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胆囊炎,下肢溃疡,脚癣感染,疖肿脓疡,皮炎湿疹。"
【成分药理】主含生物碱类、生物碱苷类等成分;尚含奎诺酸、甾固醇、香草酸等。具有抑菌、消炎、解热等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15~30克,外用适量
【使用禁忌】孕妇、儿童慎用。不可过量。
【配伍选方】
①上呼吸道感染:
胆木注射液,每1毫升相当于生药1克,每次肌注2毫升,每日1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将胆木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胆木乙醇提取物3克),每8小时肌注1次,每次2~8毫升,用至体温下降后2~3天。有出血倾向者加用紫珠草(干品)1两,水煎3次分服。观察10例,体温在4~56小时内开始下降,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4.3天,主要症状及体征大部分于用药后1~7天内消失。治程中无明显的副作用,仅部分有轻度腹泻,个别用药后出现高热、畏寒、出汗,类似青霉素的治疗反应。(《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疗多种炎症:
每天肌注胆木注射液1ml(相当于生药lg),或辅以其他对症治疗。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结膜炎、麦粒肿、牙周脓肿、水痘合并感染、中耳炎、烧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手术后预防感染等数百例,大多在2-3天内见效。注射时除局部疼痛外,尚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④皮炎湿疹:外用煎水洗。
上一篇:桂皮的功效与作用-桂皮图片
下一篇:阴香皮的功效与作用-阴香皮图片
-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