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根的功效与作用-扁豆根图片
时间:2025-04-16
在岭南潮湿的巷弄里,老药工总爱念叨一句:"扁豆花开墙头艳,不及深根土里香。"扁豆根这味藏在《岭南采药录》夹页中的药材,像极了岭南人含蓄的性子——地上藤蔓攀得热闹,地下的根却默不作声地积攒着药性。雨季来临时,农人踩着黏腻的红土掘出这些黄褐色的根茎,断面渗出乳白色汁液,带着特有的土腥气和隐约回甘。当地接骨大夫最懂它的妙处,捣烂的根泥敷在扭伤处,比新鲜扁豆叶的效力要绵长三分。如今现代药理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但那些在青石板巷尾飘了百年的药香,依然固执地缠绕着老药柜的铜锁。
【中药名】扁豆根
【别名】
【类别】化湿止血药
【药用部位】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产地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归经】苦;涩;平;归大肠、膀胱经。
【功效】消暑,化湿,止血。
【主治】主治暑湿泄泻,痢疾,淋浊,带下,便血,痔疮,漏管。
①《生草药性备要》: 治白浊,去腐。
②《滇南本草》: 治大肠下血,痔漏,冷淋。
【药理】含有大量的天冬酰胺酶,和大量的游离性氨基酸,这些化学成分提纯以后可以入药,对除湿和消肿有很明显的好处。扁豆根煎出的药液清洗患处有很强的去腐能力,在伤口化脓出现腐烂时,可直接用扁豆根煎出的药液清洗,就能快速让伤处好转。
【用法用量】煎汤5~15克。
【禁忌】
【配伍选方】
①治白带:扁豆根30g,草决明15g,猪瘦肉适量。水炖服。(《福建药物志》)
-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