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与作用 > 正文

防风草的功效与作用-防风草图片

时间:2025-04-16

在岭南潮湿的山野间,防风草总以匍匐之姿紧贴大地,卵形叶片边缘的锯齿像极了时光雕刻的痕迹。这种被客家人称为"广防风"的唇形科植物,其貌不扬却暗藏玄机——折断茎秆时渗出的淡黄色汁液,散发着类似薄荷与泥土混合的独特气息。老辈采药人常念叨"三月防风四月蒿",指的就是它清明前后药效最盛的特性。现代人或许不知,这种常见于田埂路旁的野草,早在《生草药性备要》中就有"祛风解表,利湿消肿"的记载,其淡紫色小花穗曾治愈过无数樵夫猎户的风湿骨痛。当我们拨开它毛茸茸的茎叶细看,会发现每道纹理都写着人与自然最原始的对话。

防风草的功效与作用-防风草图片中药名防风草 fangfengcao

别名】广防风、土防风、抹草、秽草、落马衣、假紫苏、马衣叶、豨莶草、四方茎、臭草、臭苏头、鸭儿蔑、大篾草、大羊古骚。

英文名】Epimeredi Indian Herb

药用部位】唇形科植物广防风Epimeredi indica (L.) Rothm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一至二年生直立草本,高1~2米。茎方形,多分枝,密被白色茸毛。叶对生,草质,阔卵形至卵形,先端渐尖或短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近圆形,两面均有茸毛,具细小腺点。花轮生,下部为腋生,上部可排到顶端而成长总状花序;萼管状,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内外均有短毛;花冠管状,粉红色,2唇,5裂齿,上唇直立,全缘,下唇阔,扩展,内面有短毛;雄蕊4,突出,花药连贴;雌蕊1,柱头2裂。小坚果圆形,黑褐色,平滑。花期9~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产地分布】野生于路旁、荒地、村边草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药材性状】全草长60~180厘米,全体被白色短粗毛。茎四棱形,具明显纵沟,有分枝,表面灰绿色或棕灰色,质稍脆,断面纤维性,中央有近方形的白色髓。叶对生,皱缩卷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阔卵形或卵形;叶上表面灰棕色,叶下表面灰绿色,边缘具疏锯齿,质脆,易碎;有时可见叶腋残留钟形灰绿色花萼。气香浊,味微辛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膀胱经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解毒、止痛。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煎服;外用适量,煎洗或捣敷。用治感冒身热、呕吐、腹痛、筋骨疼痛、疮疡、湿疹。

药理研究】防风草所含的大环三萜类物质体外试验具有抑制KB细胞增长的功效与作用。3种防风草内酯ovatodiolide、4,5-epoxy-ovatodiolide和anisomelic acid对麻醉狗的降压作用、对血管紧张素酶(ACE)的抑制作用、对离体蛙心脏作用以及对牛蛙心房单细胞钙离子流作用的试验表明:后两种物质在剂量为60μm和600μm时对ACE有微弱抑制作用,但对血压没有影响;静脉注射前一种物质具降压作用,并可抑制离体蛙心收缩。3种化合物均可抑制钙离子流动。

化学成分】防风草含卵防风二内酯、4,5-环氧卵防风二内酯、防风酸、4,7-氧环防风酸、4-亚甲基-5-羟基卵防风二内酯。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治痈肿:鲜防风草二两,捣烂绞汁调黄酒炖服,渣外敷;或用鲜防风草、两,鲜马鞭草三钱,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6)

Powered by ZhongyaoYi.com © 2023 蜀ICP备2025127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