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光散(奶浆藤、乌骨藤)的功效与作用-通光散(奶浆藤、乌骨藤)图片
时间:2025-04-24
在滇南的深山密林中,生长着一种茎断流乳的藤本植物,当地人唤作"奶浆藤"。这种学名为通光散的药材,其干燥藤茎在民间用药已有数百年历史。每当雨季来临,采药人便循着白色乳汁的痕迹寻找它的踪影——那乳白的汁液在阳光下会凝结成琥珀色的胶状物,成为辨识它的独特标记。通光散在不同地域有着迥异的别名:在黔东南的苗寨,人们因其木质部呈深褐色而称它"乌骨藤";而在广西某些村落,则因其治疗风湿痹痛的功效,被奉为"通关节"的良药。这种充满地域特色的命名方式,恰恰折射出传统医药文化中"以形取名""以效命名"的智慧结晶。
【中药名】通光散
【别名】奶浆藤、乌骨藤、黄木香、下奶藤、大苦藤、地甘草、白暗消、扁藤。云南个别地区以同科南山藤属植物南山藤(中华假夜来香)混称通光散。
【类别】清热药。
【药用部位】为萝藦科植物通关藤的藤、根或叶。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及路旁。分布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四川、辽宁等地。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通乳,抗癌。
【主治】咽喉肿痛,肺热咳喘,湿热黄疸,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疮疖,癌肿,止咳平喘,肺炎。
【文献】
①《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咳,平喘,抗癌。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各种癌症,风湿,跌打,骨折,眼底疾患,胃病。"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治咽喉炎,胃肠积热,肺炎,扁桃体炎,膀胱炎。"
③《贵州药植目录》:"活血生肌,催乳,止咳。治咳嗽,跌打,筋断骨折,乳少。"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抗癌。主治癌肿。”
【成分药理】茎含苦味甾体酯甙,其主要甙元可能为肉珊瑚甙元,有一定的平喘、抗肿瘤作用,有短暂、轻度的降压作用,
【用法用量】煎汤9~15克,或研末;外用,适量,鲜叶捣敷。
【使用禁忌】暂未知
【配伍选方】
①治治喉痛,牙痛,奶浆藤三钱,板蓝根三钱。水煎服。?《永和本》
②乳汁不通,用奶浆藤(三钱) 当归头(三钱) 白芍(三钱) 川芎(三钱) 王不留行(二钱) 煎服。《永和本》
③治慢性气管炎,通光散、朴树各等量,共研细末。每服6g,每日2次。
④治口腔炎,咳嗽,支气管炎,哮喘,扁藤根、茎500g。加水1500ml,煎至500ml。每次15ml,白糖或蜂蜜为引,内服。
⑤治喉头炎,口腔溃烂:大苦藤泡水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⑥治各种癌症:通光散一两至一两五钱,白胡椒十粒。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⑦治肠胃炎,胃痛,黄疸型肝炎:扁藤根茎一两。水煎服。(《红河中草药》)
⑧治疔疮肿毒:通光散鲜叶适量。捣烂外敷。(《云南经济植物》)
⑨产后乳汁过少:(一)奶浆藤一斤 或面根藤一斤禾爷,用法:将以上各药熬水,用药永炖鸡服联。
⑩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通光散1~3两加水500毫升,煎至100~150毫升,每日分3次服:或制成浸膏片,每片0.5克,每日3次,每次2~3片。治疗260例,经一疗程(10天)的观察,临床治愈75例(28.8%),显效80例(30.8%),好转85例(32.7%),总有效率为92.3%。其中用片剂治疗喘息型慢性气管炎67例,观察30天,有效率达86%,临床控制率为32%,显效率为31%。初步认为本品有较好的平喘及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但消炎作用较差。多数在用药7~10天后症状消失或减轻。治程中无明显副作用,仅部分病人服药后有口干、头晕、上腹部不适、恶心,极个别发生药物疹,一般不需处理。
上一篇:山胡椒的功效与作用-山胡椒图片
下一篇: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地榆图片
-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