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子的功效与作用-红药子图片
时间:2025-04-24
在秦岭深处的幽谷中,生长着一种茎叶暗红的奇特植物,当地人称之为"红药子"。这种多年生草本总在夏末开出淡紫色小花,其块根入药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本草纲目》的记载。老药农采挖时格外慎重,因其断面会渗出如血般的赤色汁液,在晨光中泛着琥珀色的光泽。现代研究发现,其富含的蒽醌类成分对跌打损伤有独特疗效,而山民们至今仍沿用古法,将新鲜根茎捣碎外敷,治疗关节肿痛。这味带着山野气息的药材,正逐渐从民间验方走向现代药理学研究的视野。
【中药名】红药子
【别名】红孩儿、朱砂莲、山猪薯。
【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Cirrhosae。
【药用部位】薯蓣科植物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的块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块茎粗壮,不规则形,表面棕褐色,有疣状突起,鲜时内面血红色,断面有网状花纹。茎圆柱形,木质,近基部有短刺。叶革质,上部叶对生,长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2~20厘米,宽6~7厘米,上面绿色,光亮,下面淡绿色,有白粉,叶脉5~9条,网脉明显;基部叶互生,较大,宽心形。花小,单性,穗状花序腋生;花被片6;雄花有雄蕊6,与花被等长。蒴果不反曲,顶端钝,有3翅。种子扁平,着生于果室中央,有翅。花期4~6月,果期7月至次年1月。
【产地分布】生于向阳山坡疏林中。主产于江西、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以5~8月采挖质量较好。采收后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
【药材性状】完整药材呈长圆形、卵圆形、球形或结节块状,长10~15厘米,直径5~10厘米。表面深褐色,粗糙,有瘤状突起和凹纹,有时具须根或点状须根痕。市售药材多为纵切或斜切的块片,外皮皱缩,切面暗红色或红黄色。质坚硬,断面硬粒状,可见红黄色相间的花纹。气微,味涩、苦。
【性味归经】性凉,味微苦、涩。归胃经、脾经、膀胱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止血,活血,养血,止痢,收敛止痛。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收敛止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水煎内服;外用研末或磨汁涂患处,适量。临床常用于治疗吐血、咯血、崩漏、产后出血、尿血、外伤出血、贫血、痢疾、腹泻、关节酸痛、毒蛇咬伤。
【药理研究】药理实验表明:红药子的40%乙醇提取液和水煎液有抗菌作用。能显著缩短兔的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
【化学成分】块茎含缩合鞣质,尚含酚类、皂苷、蛋白质、糖类、粘液质等。
【使用禁忌】孕妇慎用。
-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