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与作用 > 正文

白苏子的功效与作用-白苏子图片

时间:2025-04-28

在传统中药的百草园中,白苏子犹如一位低调的隐士,虽不似人参、灵芝般声名显赫,却在民间食疗与方剂配伍中默默发挥着独特作用。这味源自唇形科植物白苏的成熟果实,常与紫苏子相伴而生,却因性味功效的微妙差异而自成一家。其淡黄白色的细小颗粒间,既延续了苏子家族辛温解表的血脉,又因富含α-亚麻酸等活性成分,在润肺平喘、化痰止咳方面展现出别样的温和力量。从《食疗本草》记载的"下气宽中"到现代药理研究揭示的调节血脂功能,这颗看似平凡的种子,正以跨越千年的药食同源智慧,悄然连接着古老医理与现代健康理念。

白苏子的功效与作用-白苏子图片中药名】白苏子 baisuzi

别名】荏子、玉苏子、玉竹子。

英文名】Fruit of Common Perilla

药用部位】唇形科植物白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有香气,高0.5~1.5米。茎绿色,圆角四棱形,多分枝,除基部外,密生细长白毛。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圆形,长3~9.5厘米,宽2~8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绿色而具毛,下面稍苍淡且有腺点;叶柄长10~45毫米,密被白毛。总状花序腋生及顶生;苞片卵形,先端急尖或尾状;萼钟状,具5齿和10条脉纹,分二唇,外面有毛及腺点,内面喉部有长柔毛1圈;花冠白色,管状,二唇形,外面有毛,内面中部有毛1圈,上唇2浅裂,裂片较宽,先端略凹,下唇3裂,两侧的裂片半圆形,中裂片横椭圆形,向下折屈;雄蕊4,2强,稍伸出,花丝无毛,花粉囊2室;子房4裂,花柱无毛,稍伸出,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或灰白色,倒卵形,长约2毫米,径约1.7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脚路旁。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

采收加工】8~10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曝晒,脱粒,晒干。

药材性状】种子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1.5~2.5毫米。表面灰色或淡灰色,有明显隆起的网状花纹,基部稍尖,有淡棕色果柄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皮膜质,子叶富油质。气微香,味有油腻感。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下气消痰、润肠通便。属泻下药分类下的润下药。

临床应用】用量5~10克。用治咳逆、痰喘、肠燥便秘。

药理研究】①调血脂作用:白苏子脂肪油给予高脂血症小鼠灌胃,可使其血清总胆固醇(TC)下降,显著降低血清TC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和HDL-C/LDL-C比值;降低血清三酰甘油(TG)作用较弱。②抗氧化作用:以白苏子脂肪油给小鼠灌胃,可增强小鼠肝脏内SOD活性,降低LPO含量以及抑制心、脑组织中脂褐素的生成。③抗肿瘤作用:含12%苏子油的食物给以N-甲基-N-亚硝基脲诱癌的大鼠喂饲,在35星期时观察到结肠癌发生率显著下降。④其他作用:白苏子油对过敏反应及炎症有抑制效果。白苏子油喂养的大鼠视网膜反射能力增强,对亮度辨别学习试验的正确反应率明显增高。含5%白苏子油的食物给易发脑中风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喂饲,白苏子油组大鼠收缩压比正常食物组和红花油组均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也下降。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主要是甘油三亚油酸酯和甘油三棕榈酸酯,挥发油主要是左旋紫苏醛、白苏烯酮、松茸醇和左旋芳樟醇。

使用禁忌】久虚,脾虚便滑者不宜。

配伍药方】治痰饮咳嗽:白苏子9~15克,橘皮9~15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6)

Powered by ZhongyaoYi.com © 2023 蜀ICP备2025127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