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苨的功效与作用-荠苨图片
时间:2025-05-06
在乡野田埂间,常能遇见一丛丛开着白花的纤弱草本,老农唤它"甜桔梗",却少有人知晓这不起眼的植物竟是《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荠苨。此物生性耐寒,根如小人参,味甘微苦,自唐代《新修本草》便有"解百药毒"的记载。江南民间至今流传着用荠苨根炖汤润肺的土方,其茎叶焯水凉拌也别有风味。医家看中的是它清肺化痰之效,文人则偏爱"苗似人参而叶小"的雅致,这看似平凡的野草,实则是药食同源的妙品。
【中药名】荠苨(jini)
【别名】甜桔梗、土桔梗、空沙参、长叶沙参、梅参。
【类别】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位】桔梗科植物荠苨的干燥根。薄叶荠苨近似本种,亦供药用。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草地或林缘。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性味归经】寒,甘。归肺、脾经。
【功效】清热解毒、润燥化痰。
【主治】用于治肺燥咳嗽,咽喉肿痛,消渴,疔痛疮毒,解百药毒等。
【文献】
①《食医心镜》:"利肺气,和中,明目,止痛。"
②《日华子本草》:"治蛇虫咬,热狂温疾,署毒箭。"
③《纲目》:"主咳嗽,消渴强中,疮毒疔肿。"
④《饮片新参》:"治虚损肺热燥咳,生津液,养胃退蒸。"
⑤《科学的民间药草》:"适合于咽喉炎,急性气管炎等,粘滑祛痰。"
⑥《浙江中药手册》:"清肺火,化燥痰。治肺热咳嗽,疗心胸结热。"
【常用配伍】甘草、人参、石膏、黄芩、葛根、麦冬、知母、茯苓、玄参、防风、桔梗、枳壳、赤芍、天花粉、赤芍药、犀角、磁石、茯神、地黄、大黄
【成分药理】主要含β-谷固醇和胡萝卜固醇等。
【用法用量】煎汤5~10克。外用:适量,捣烂敷。
【使用禁忌】不明。
【配伍选方】
①治面口黯,灭瘢去黑痣:荠苨60克,桂心0.9克,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醋浆水调下3克,日三服。(《圣惠方》)
②治疔肿:老荠苨根汁一合。去滓,涂。不过三度。(《千金翼方》)
③治疖痈:鲜荠苨根,洗净,切碎,加入10%菜油研糊,再调入30%凡士林,敷于局部,厚约0.5厘米,用绷带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浙江医学》1960:46)
④治红茴香(山木蟹)中毒:荠苨根15克,六月雪全草、绿豆各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荠苨鲜根(刮去外表粗皮)30克(干根9克),枇杷叶(去毛)15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红茴香(山木蟹)中毒:荠苨根五钱,六月雪全草、绿豆各一两,甘草二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⑦解钩吻毒(钩吻与芹相似,误食之杀人):荠苨八两。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二服,(《金匮要略》)
⑧治面皯蹭,灭瘢去黑痣:荠苨二两,桂心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醋浆水调下一钱,日三服。(《圣惠方》)
⑨治疗疖痈:
将鲜荠苨根洗净切碎,加入10%菜油研糊,再调入30%凡士林,敷于局部,厚约0.5厘米,绷带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直至症状消失。治疗急慢性化脓性炎症初期9例(疖、痈各2例,脓肿5例),除1例因全身症状较重,配合青霉素注射及内服中药治疗外,其余均单用荠苨外敷,1~5次后,皆达到消散目的,无1例化脓。
-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