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与作用 > 正文

金果榄的功效与作用-金果榄图片

时间:2025-05-06

在岭南潮湿的山林间,生长着一种不起眼的藤本植物,其块根入药后却有着响亮的名称——金果榄。这味中药最早见于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书中记载其"形如橄榄,色黄似金",故得此名。当地采药人世代相传,每当雨季来临,便是挖掘金果榄的最佳时节,此时块根饱满,药性最为醇厚。金果榄味苦性寒,传统用法多取其清热解毒之效,民间常用来治疗咽喉肿痛、痈疽疮毒。现代研究发现,其含有多种生物碱成分,这或许正是它药效显著的奥秘所在。这味藏在深山里的良药,正逐渐从地方性用药走向更广阔的中医药舞台。

金果榄的功效与作用-金果榄图片

【中药名】金果榄

【别名】金苦榄、金古榄、金牛胆、铜秤锤、金银袋、青牛胆、金线吊葫芦、金狮藤。

【类别】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位防己科植物金果榄的块根。

产地分布】生于疏林下或灌木丛中,有时亦生于山上岩石旁边的红壤地中。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归经】寒,苦。归肺、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主治】用于治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口腔炎,腮腺炎,乳腺炎,阑尾炎,痈疽疔疮,急慢性肠炎,菌痢,胃痛,热嗽失音,咽喉肿痛,痈疽疔毒,泄泻,痢疾,脘腹热痛。

【文献】

①《药性考》:"解毒。咽喉痹急,口烂宜服。疽痈发背,赤疔,蛇蝎虫伤,磨涂。治目痛,耳胀,热嗽,岚瘴,吐衄,一切外症。"

②《柑园小识》:"祛内外结热,遍身恶毒,消瘴疠,双单喉蛾及齿痛,切薄片含;磨涂疔疮肿毒。"

③《本草再新》:"滋阴降火,止渴生津。"

④《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胃痛,外感高热症,接触性皮炎等。"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利咽止痛。治白喉,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热咳失音,菌痢,跌打,蛇伤。"

⑥《广西中草药》:"治急性胃肠炎,口腔炎。"

⑦《陆川本草》:"治小儿胎毒。"

【常用配伍】黄连、儿茶、硼砂、甘草薄荷雄黄、玄明粉、人中白、西瓜、西瓜霜、当归、地黄、陈皮黄芩、大黄、麦冬桔梗白芷杏仁赤芍

成分药理】具有降压、抗肿瘤、明显的抗5-羟色胺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酸性分枝杆菌均有较强的作用。还有很强的抗胆碱酯酶活性。。

【用法用量】煎汤3~9克。外用适量,研末吹喉或醋磨涂敷患处。

【使用禁忌】脾胃虚弱者慎服。

【相关方剂】羚羊清肺丸、、扁桃解毒汤、外敷化筋散、咽喉夺命丹、徐长卿酒、金黄汤、牛黄噙化丸、枇杷金蝶汤、舒筋活络膏。

【中成药】肤痔清软膏、西黄清醒丸、复方党参片(冠参片)、小儿咽扁冲剂、羚羊清肺丸、清咽润喉丸、小儿咽扁颗粒、复方青果颗粒、羚羊清肺颗粒、牛黄噙化丸


【配伍选方】

①治接触性皮炎:鲜金果榄,煎水,外洗。(《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肾炎:金果榄10克,金钱草车前草各30克。水煎服。(《中国民族药志》)

③治肿毒初起:金果榄醋磨敷,露出患头。初起者消,已成者溃。(①方以下出《百草镜》)

④治痈疽疔毒恶疮:地胆、苍耳草。捣烂,加好酒稀释,滤汁温服。(《四川中药志》)

⑤治乳腺炎,阑尾炎,疔疮,急性及慢性扁桃体炎,口腔炎,腮腺炎,急性菌痢等:地苦胆每次二至三钱,开水泡服。或研末,适量外敷。(《全展选编?外科》)

⑥治疗口腔溃疡:金果榄磨醋,点敷溃疡面。(遵义医学院附院《新医药资料》(11):17,1971)

⑦治疗血管瘤、脂肪瘤:山茨菇磨高梁酒,涂患处,每日3~4次。(《全展选编?肿瘤》)

⑧治跌打损伤,瘰疬,鱼口便毒,蛇咬:金果榄磨汁外搽。(《湖南药物志》)

⑨治疗急慢性肠炎、菌痢:金果榄切片晒干,研粉口服,每次2克,一日三次。(《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⑩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金果榄三钱,水煎分二至三次服。(遵义医学院附院《新医药资料》(11):17,1971)

⑾治疗胃痛:青牛胆切片晒干研粉,每次服一钱,一日三次,儿童剂量减半。忌食生冷酸辣食物。(《全展选编?内科》)

(12)治咽喉一切症:金果榄一、二钱。煎服。

(13)治喉中疼烂:金果榄三钱,冰片一分。为末吹之

(14)治水火烫伤:金果榄、土大黄、生地榆各等量。研细末,麻油调,涂患处。(《安徽中草药》)

(15)治急性痢疾:金果榄研细粉。每次服1克,每日3次,连服5~7天。(江西《草药手册》)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6)

Powered by ZhongyaoYi.com © 2023 蜀ICP备2025127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