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参的功效与作用-华山参图片
时间:2025-05-07
在秦岭东段的险峻山崖间,生长着一种被当地采药人称为"山魂草"的珍稀药材——华山参。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总在晨雾未散时展露它淡紫色的钟形花朵,其纺锤状的肉质根茎深埋于花岗岩缝隙中,需历经五载寒暑方能入药。老药工们相传,光绪年间华山道观的修士最早发现其根茎切片煎服可平喘定悸,遂以山为名,将其纳入《太华药录》记载。每逢秋分前后,经验丰富的采药人会循着岩缝间特有的甘苦气息,在海拔千米以上的绝壁处寻觅它的踪迹,所得不过二三两,却足以让药堂老师傅们如获至宝。
【中药名】华山参 huashanshen
【别名】热参、白毛参、秦参。
【英文名】Physochlainae Radix。
【来源】茄科植物漏斗泡囊草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根圆锥状,肉质。茎单一或分枝,被白色腺质柔毛。叶互生,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宽卵形,长3~9厘米,宽4~9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下延,有时近截形,全缘或微波状。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绿黄色。花萼筒状钟形,5中裂,花后增大成漏斗状;花冠漏斗状钟形,长约1厘米,5浅裂;雄蕊5枚,稍不等长,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花盘垫座状;子房近球形,2室,花柱丝状,与花冠近等长,柱头2浅裂。蒴果近球形,有宿萼;种子多数,扁肾形。花期3~4月,果期4~6月。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400~1600米的山谷、山坡草地或林下。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等地。
【采收加工】春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长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有的有分枝,长10~20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棕褐色,有黄白色横长皮孔样突起,上部有环纹。顶端常有1至数个根茎,其上有茎痕及疣状突起。质硬,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皮部狭窄,木部宽广,可见细密的放射状纹理。具烟草气.味微苦,稍麻舌。
【性味归经】性热,味甘、微苦。归肺经、心经。
【功效与作用】平喘止咳、安神镇惊。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临床应用】用量0.1~0.2克,水煎服。临床用治寒痰喘咳、心悸失眠易惊。
【药理研究】药理研究表明: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大鼠口服煎剂2g/kg,其防御性条件反射潜伏期延长,腹腔注射1g/kg,除上述作用外,大部分动物阳性条件反射破坏,并有部分动物分化抑制解除;腹腔注射1~4g/kg显著降低大、小鼠和家兔的自由活动,但不降低小鼠被动活动;犬口服2~5g/kg亦有明显镇静作用。腹腔注射4g/kg,能协同硫喷妥钠及水合氯醛对小鼠的催眠、麻醉作用,对抗苯丙胺、咖啡因对小鼠的兴奋活动。2.对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华山参具有与东莨菪碱相似的扩大家兔瞳孔的作用;解除因毛果芸香碱所致大鼠及家兔肠平滑肌痉挛和犬涎液分泌过多症,并对抗电刺激迷走神经或注射氯化乙酰胆碱、毛果芸香碱所引起的降压作用等阿托品类生物碱相似的副交感神经末梢效应器的阻断作用,但对各器官作用强度与东莨菪碱不完全一致。
【化学成分】含有托品类生物碱,总量0.24%~0.86%,其中莨菪碱0.07%~0.15%,山莨菪碱0.16%~0.68%,东莨菪碱0.01%~0.07%,另含微量的红古豆碱等。水溶性生物碱有5种,以胆碱为主。另含莨菪苷、甾体化合物、有机酸等。
【使用禁忌】不宜多服,以免中毒。青光眼患者禁用,孕妇及前列腺重度肥大者慎用。
【配伍药方】①治虚寒腹泻,失眠:华山参0.9克,桂圆肉15克,冰糖适量。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