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与作用 > 正文

木棉花的功效与作用-木棉花图片

时间:2025-05-10

岭南的春天总少不了一抹热烈的红。当木棉树褪尽叶片,碗口大的花朵便突兀地绽放在光秃的枝头,像无数支小火把点燃了南国的天空。这种被广州人称为"英雄树"的植物,不仅以挺拔的身姿成为城市象征,其晒干的花瓣更是药屉里一味特别的存藏。老药工们常说,木棉花开得越张扬,其清热利湿的效力愈佳,仿佛要把积蓄一整个冬季的阳气都凝在五片厚实的花瓣里。每年三四月间,晨露未晞时采摘的花朵被铺在竹匾上晾晒,渐渐蜷缩成褐红色的药材,却仍保持着绽放时的傲然姿态。

木棉花的功效与作用-木棉花图片

【中药名】木棉花

【别名】棉、斑枝花、琼枝、红棉花、英雄树花、广州市花。

【类别】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位木棉科植物木棉的花。

产地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归经】凉,甘、淡。归大肠经。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止血。

主治】主治泄泻;痢疾;咳血;吐血;血崩;金疮出血;疮毒;湿疹、去湿热、消暑、利尿、健胃、去湿毒,治恶疮、清热利湿,治肠炎,菌痢等

【文献】

①《海药本草》:主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霍乱,赤白泻痢,血痢,疥癣。

②《日华子本草》:治血脉麻痹疼痛,及煎洗目赤。

③《开宝本草》: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

④《纲目》: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⑤《岭南采药录》:生肌,止痛,散血,凉皮肤,敷跌打。

⑥《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散瘀,止痛。疗咳嗽,止产后瘀血作痛。

⑦《贵州草药》:解热祛瘀,解毒生肌。治乳痈,骨折。

【常用配伍】薏苡仁、赤茯苓、扁豆、芡实蒲公英、萆薢、赤小豆、木棉、粳米、茯苓、金银花、车前、车前子、白扁豆

成分药理】木棉花含鞣质、木棉胶及微量元素等,有抗炎、保肝作用。

【用法用量】煎汤6~9克。或研末服。

【使用禁忌】木棉花祛湿清热;阴虚津亏或虚寒体质的人不宜服用。

【相关方剂】清热祛湿粥、加味车前子粥、加味蒲公英粥

【中成药】五花茶颗粒(冲剂)、二十五味松石丸、金菊五花茶冲剂、金菊五花茶颗粒、六和茶、跌打万花油、十一味甘露丸、伤科万花油、五花茶颗粒、三十五味沉香

木棉花的功效与作用-木棉花图片

【配伍选方】

①治咯血,呕血:木棉花14朵,呕血加猪瘦肉,咯血加冰糖同炖服。(《福建药物志》)

②治暑天汗出烦热:木棉花适量,开水泡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③治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胃肠炎:鲜木棉花60克。水煎,冲冬蜜服。(《福建药物志》)

④治湿热腹泻,痢疾:木棉花15克,凤尾草30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1982年)

【木棉花食用】

木棉花泡水喝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效果;

木棉花的花、皮、根都能够食用、可以解毒祛湿、清热利尿;

木棉花和陈皮一起煲粥能够健脾益胃、润肺止咳、凉血利血;

木棉花的木棉还可以用来制作棉被、枕垫等家具用品、柔软而舒适。

①木棉花猪骨粥木棉花4~6朵,猪脊骨半斤,薏米30克,少量陈皮,大火煮开后改慢火熬粥,能清热健脾祛湿。

木棉花鲫鱼汤

原料:鲫鱼一尾(约250 克),新鲜的木棉花瓣30克,蘑菇50克,竹笋尖30 克,葱白、生姜、黄酒、盐、胡椒粉、味精适量。制作:鲫鱼去鳃和内脏、洗净,沥干水分;木棉花瓣洗净、控水;蘑菇、竹笋尖切片;锅中油热时,先放入生姜、葱白煸出香气,再把鲫鱼放入锅中煎透,加水,并放入蘑菇、竹笋、木棉花瓣、黄酒和胡椒粉,共煮;最后以味精、盐调味盛盘。

功效:健脾养胃,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木棉花和鲫鱼都能清热利湿,鲫鱼还能健脾养胃,加上蘑菇和竹笋则味更鲜美,蘑菇中的多糖还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抗癌之功效。

②木棉花菌菇汤

原料:新鲜木棉花瓣20 克,鲜平菇30 克,鲜蘑菇30 克,鲜杏鲍菇30 克,竹笋尖30 克,盐、味精、鸡汤适量。制作:新鲜木棉花瓣洗净、焯水,待用;平菇、蘑菇、杏鲍菇、竹笋切薄片;将平菇、蘑菇、杏鲍菇、竹笋和木棉花等倒入锅内,加鸡汤和水共煮,以味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凉血,健脾和胃。木棉花有清热凉血作用,竹笋有去滞消积功效。平菇、蘑菇、杏鲍菇等菌菇中的多糖有调节人体免疫和抗癌的功能。几者合用不但味美,而且功效增强。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6)

Powered by ZhongyaoYi.com © 2023 蜀ICP备2025127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