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桑螵蛸 > 专题

桑螵蛸

中药桑螵蛸专题,介绍桑螵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草药桑螵蛸的副作用和禁忌,让大家全面了解中药材桑螵蛸。

桑螵蛸的药用价值:

㈠名称:桑螵蛸

㈡拼音:Sānɡ Piāo Shāo

㈢英文名:OOTHECA MANTIDIS

㈣别名:螳螂子、桑上螳螂窠、野狐鼻涕、赖尿郎、刀螂子、蜱蛸、 桑蛸、冒焦、螵蛸、致神、老鸹芯脐、螳螂蛋、尿唧唧、流尿狗、猴儿包、螳螂壳

㈤药材类别:动物类

㈥入药部分: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 、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 (Thun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深秋至次春采收,除去杂质,蒸至虫卵死后,干燥。

㈦性味:甘、咸,平。 

①《吴普本草》记录:神农:咸,无毒。

②《别录》记录:甘,无毒。 

③《本经》记录:味咸,平。 

㈧归经:归肝、肾经。 

①《本草经疏》记录:入足少阴、太阳经。

②《纲目》记录:肝、肾。 

㈨各家论述:

《本经逢原》:"桑螵蛸,肝肾命门药也。功专收涩,故男子虚损,肾虚阳痿,梦中失精,遗溺白浊方多用之。《本经》又言通五淋,利小便水道,盖取以泄下焦虚滞也。"

桑螵蛸的药用价值

桑螵蛸的营养价值:

化学成份:

1.广腹螳螂,桑螵蛸(干燥卵鞘)含 蛋白质、脂肪、枸橼酸钙(6分分子结晶水)。卵黄球含糖蛋白(glycoprotein)及脂蛋白(lipoprotein)。

黑螵带卵内层平均含氮11.25%,不带卵外层平均含氮14.50%。左粘胶腺(left colleterial gland)含原儿茶酸(procatechuic acid)的甙。

2.薄翅螳螂,桑螵蛸含蛋白质、脂肪。卵黄球含糖蛋白及脂蛋白。全虫棕色素与黄色素为胆绿及其相类物质。

3.华北刀螂,桑螵蛸含蛋白质58.5%,脂肪 11.95%,糖1.6%,还含粗纤维20.16%,水分2.81%,钙0.4%,铁,胡萝卜素样色素。团螵蛸带内层平均含氮10.53%,不带卵外层含氮13.09%。

4.长螳螂,桑螵蛸含蛋白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及铁、钙、胡萝卜素样色素。

5.小刀螂,桑螵蛸含蛋白质、脂肪及粗纤维等。

继续阅读《桑螵蛸的药用价值》

桑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1、治儿童尿遗。

2、缩尿止带。桑螵蛸主要功效是缩尿,能治各种小便过多,失禁,遗尿,疗效显著。如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夜间小便次数多,尿色清白,不易解净,时有腰酸腿软,神经系统疾患后遗症,小便失禁,用桑螵蛸治疗亦有效。

3、用于肾虚遗精,早泄,阳痿,白浊,带下。

4、治儿童遗尿经久不愈,精神不振,疲乏无力,体质渐虚症。

5、治男性不育症。桑螵蛸可作为辅助药。不育症原因有精虫数量减少,精虫活动力减低,或精虫畸型,桑螵蛸单味效力薄弱,复方配伍,辅助蛤蚧、肉苁蓉、菟丝子、鹿尾,增强疗效。丸剂较煎剂为佳。

6、壮阳固精。

7、治脊髓病变引起遗尿。

8、桑螵蛸除去杂质,文火炒酥研末,外用能排脓解毒,治儿童疮疖,脓成溃破,经清除脓液后,桑螵蛸末调麻油,敷于疮口,可加速排脓,消除肿胀疼痛。

桑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桑螵蛸的功能与主治:

补肾,固精。治遗精,白浊,小便频数,遗尿,赤白带下,阳痿,早泄。

①《本经》记录:"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

②《本草衍义》记录:"治小便白浊。"

③《药性论》记录:"主男子肾衰漏精,精自出,患虚冷者能止之。止小便利,火炮令热,空心食之。虚而小便利,加而用之。"

④《别录》记录:"疗男子虚损,五藏气微,梦寐失精,遗溺。"

⑤《玉楸药解》记录:"治带浊淋漓,耳痛,喉痹,瘕疝,骨鲠。"

桑螵蛸的功能与主治

桑螵蛸的应用与药方:

配伍效用

桑螵蛸配伍龙骨:桑螵蛸补肾助阳、固精缩尿;龙骨敛汗固精、止血涩肠.二者伍用 共奏补肾助阳、收敛固涩之功效 用于治疗肾阳虚衰、下元不固之遗精、早泄、白浊、遗尿等症。

桑螵蛸配伍金樱子:二者均有补肾固涩之功.但桑螵蛸偏于补益 长于温肾助阳;金樱子偏于收涩 功擅涩精止遗.二药相伍为用 其补益、固涩之效更强.用于治疗肾气虚衰之遗精、滑泄、尿频、小便失禁以及小儿遗尿等症。

附方

①治妊娠小便数不禁:桑螵蛸十二枚。捣为散。分作两服,米饮下。(摘自《产书方》)

②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数,补心气: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醋炙)各一两。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二钱。(摘自《本草衍久》桑螵蛸散)

③治遗精白浊,盗汗虚劳: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盐汤送下。(摘自《外台》)

④治小便不通及胞转:桑螵蛸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摘自《产书方》)

⑤治咽喉骨鲠:桑螵蛸,醋煎呷之。(摘自《经验良方》)

⑥治男妇疝瘕作痛:桑螵蛸一两,小茴香一两二钱。共为末。每服二钱,花椒汤调服。(摘自《本草汇言》)

⑦治产后遗尿或尿数:桑螵蛸(炙)半两,龙骨一两。为末。每米饮服二钱。(摘自《徐氏胎产方》)

⑧治底耳:桑螵蛸一个。慢火炙及八分熟,存性,细研,入麝香一字,为末,掺在耳内,每用半字。如有脓,先用绵包子拈去,次后掺药末,入在耳内。(摘自《经验方》)

⑨治小儿软疖:桑螵蛸炉存性,研末,油调敷之。(摘自《世医得效方》)

继续阅读《桑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桑螵蛸的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油调敷。内服:煎汤,5-10g;研末,3-5g;或入丸剂。

桑螵蛸的炮制:

1.桑螵蛸《本草经集注》:“当破之。”《普济方》:“中劈破,研为细末”《医学入门:“热水浸淘七次。”《本草能玄》:“浆水浸一日。”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置蒸具骨蒸约1h,取出干燥。蒸制品可消除生口致泻作用。

2.酒桑螵蛸《局方》:“酒浸炒。”《严氏济生方》:“酒浸。”《普济方》:“酒浸炙。”现行,取蒸过的净难能可桑螵蛸,用酒喷洒均匀,微润,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每次桑螵蛸100kg,用黄酒10kg。

3.盐桑螵蛸《普济方》:“盐水炒。”现行,取净桑螵蛸,加入盐水拌匀,闷润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每桑螵蛸100gk,用食盐2.5kg。盐桑螵蛸可增强益肾固粗作用。

4.炒桑螵蛸《雷公炮炙论》:“凡采得,去核子,用沸浆水浸淘七扁,令水遍沸,于瓷锅中熬令干用。”《外台》:“炒。”《圣惠方》:“微炒”,“炒令黄。”现行,取净桑螵蛸,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棕黄色具有焦斑,取出,放凉。

桑螵蛸的食用方法

桑螵蛸的食用方法(药膳做法):

双蛸茶

原料:桑螵蛸8克,海螵蛸、沙苑子、鹿角霜、金樱子各15克,白术10克。 

用法:上药水煎。 

食用提示:代茶饮,每日1剂。 

功效:温肾健脾,固精止带,适用于细菌性阴道炎。证属肾虚;症见带下增多,清稀透明,伴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大便溏薄等。

双蛸汤

原料:桑螵蛸8克,海螵蛸、关沙苑、鹿角霜、金樱子各15克,白术10克。 

制法:上药水煎,一次服。 

功效:温肾健脾,固精止带,主治细菌性阴道炎,对绝经后出血有辅助疗效。

桑螵蛸田鸡汤

材料:田鸡1只(约90克)、桑螵蛸(也可用金樱子代)9克、山萸肉30克、巴戟天10克、枸杞子15克。 

做法:田鸡洗净,去头、皮及肠杂,切块;橐螵蛸、山萸肉、巴戟天、枸杞子洗净。把各用料一齐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加食盐调味即可。佐餐食用,每日1——3次,每次150——200毫升。 

功效:补肾气,缩精液。 

主治:肾气不足而致遗精、小便频数、排尿无力、尿流速度减慢、尿量少、神疲乏力、腰酸耳鸣、舌淡稍胖苔白、脉沉细。 

禁忌: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者忌饮用本汤。

桑螵蛸猪肚汤

材料:猪小肚2个、桑螵蛸15克、淮山药30克、杜仲12克、生姜4片。 

做法:猪小肚割去残留肥肉,用清水反复漂洗,再用盐腌,洗净,入开水中焯熟,备用;桑螵蛸、杜仲、淮山、生姜洗净。全部用料放加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约l--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补肾缩尿。 

桑螵蛸芡实鸡肾汤

材料:鸡肾6个、桑螺蛸15克、芡实30克、鸡内金10克、红枣4粒。 

做法:取鲜鸡肾,割去肥油,撕出鸡内金,用盐腌过,以清水洗净,另鸡内金刮去污物,洗净;桑螵蛸、芡实洗净;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约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固肾缩尿。 

继续阅读《桑螵蛸的食用方法》

桑螵蛸的副作用:

桑螵蛸是有固精作用的,没有太大副作用,适量服用即可,不用担心。

桑螵蛸的副作用

桑螵蛸的禁忌:

阴虚火旺或膀胱有热者慎服。 

①《药性论》记录:畏戴椹。

②《本草经疏》记录:凡失精遗溺,火气太盛者宜少少用之。 

③《本草经集注》记录:得龙骨治泄精。畏旋复花。  

④《本经逢原》记录:阴虚多火人误用,反助虚阳,多致溲赤茎痛,强中失精,不可不知。

继续阅读《桑螵蛸的副作用》

桑螵蛸图片:

桑螵蛸图片

桑螵蛸图片:

桑螵蛸图片

中药桑螵蛸图片:

中药桑螵蛸图片

中草药桑螵蛸图片:

中草药桑螵蛸图片

中药材桑螵蛸图片:

中药材桑螵蛸图片

继续阅读《桑螵蛸图片》

桑螵蛸的主要产地分布:

1.大刀螂:栖于草丛及树枝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2.南方刀螂:多栖于向阳背风的灌木、矮小丛及草丛茺地处。分布于南方各地。 

3.小刀螂:(尚无栖息与活动资料),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4.文腹螳螂:常活动于农田附近的瓜架、桑树、灌木或墙壁上。分布于我国广东、台湾和湖北等地。

桑螵蛸产地

桑螵蛸的性状:

因形状不同,分为下列三种:

①团螵蛸

又名:软螵蛸、元螵蛸。略呈圆柱形或者类圆形,长2.5~4厘米,宽2~3厘米,由多数膜状薄层叠成,表面浅黄褐色或黄褐色,上面有不很明显的隆起带,底面平坦或有附着在植物茎上而形成的凹沟。体轻,质松,有韧性。断面可见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的卵,呈黄棕色,有光泽。气微腥,味微咸。

主产广西、云南、湖北、湖南、河北、辽宁。此外,河南、山东、江苏、内蒙古、四川等地亦产。

②长螵蛸

又名:硬螵蛸。略呈长条形,长2.5~5厘米,厚约1厘米。一端较短,一端较细而长。表面灰黄色,有斜向纹理。上面呈凸面状,上有带状隆起,隆起带两侧各有一浅沟,呈褐色或灰褐色,底面平坦或凹入,有时可见树皮附着于底部。质坚而脆。

主产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湖北等地。

③黑螵蛸

略呈平行四边形,长2~3.5厘米,宽1~1.5匣米,厚1~1.5厘米。表面褐色,有斜向纹理,上面呈凸面状,并有带状隆起,近尾端微向上翘,质坚而韧。

主产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

以上均以干燥、完整、幼虫未出,色黄、体轻而带韧性,无树枝草梗等杂质为佳。

继续阅读《桑螵蛸产地》

Powered by ZhongyaoYi.com © 2023 粤ICP备1408574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