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乌药 > 专题

乌药

中药乌药专题,介绍乌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草药乌药的副作用和禁忌,让大家全面了解中药材乌药。

乌药的药用价值:

㈠名称:乌药

㈡拼音:Wū Yào

㈢英文名:Root of Combined Spicebush

㈣别名:铜钱柴、土木香、鲫鱼姜、鸡骨香、旁其、天台乌药、鰟魮、矮樟、矮樟根、白叶柴

㈤药材类别:根茎类

㈥入药部分: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Kosterm. 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

㈦性味:辛,温。 

①《药品化义》记录:味辛带微苦,性温。

②《开宝本草》记录:味辛,温,无毒。  

㈧归经:入脾、肺、肾、膀胱经。 

①《本草经解》记录: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记录:入肺、脾二经。 

③《汤液本草》记录:入足阳明、少阴经。 

④《本草从新》记录:上入脾、肺,下通膀胱与肾。

㈨各家论述:

1.《药品化义》论述:乌药,气雄性温,故快气宣通,疏散凝滞,甚于香附。外解表而理肌,内宽中而顺气。以之散寒气,则客寒冷痛自除;驱邪气则天行疫瘴即却;开郁气,中恶腹痛,胸膈胀满,顿然可减;疏经气,中风四肢不遂,初产血气凝滞,渐次能通,皆藉其气雄之功也。

2.《本草经疏》论述:乌药,辛温散气,病属气虚者忌之。世人多以香附同用,治女人一切气病,不知气有虚有实,有寒有热,冷气、暴气用之固宜,气虚、气热用之,能无贻害耶。

3.《纲目》论述:乌药,辛温香窜,能散诸气,故《惠民和剂局方》治七情郁结,上气喘急用四磨汤者,降中兼l,滞中带补也,《朱氏集验方》治虚寒小便频数缩泉丸,取其通阳明、少阴经也。

4.《本草求真》论述:乌药,功与木香、香附同为一类,但木香苦温,入脾爽滞,用于食积则宜;香附辛苦,入肝、胆二经,开郁散结,每于优郁则妙;此则逆邪横胸,无处不达,故用以为胸腹逆邪要药耳。

5.《本草新编》论述:乌药,产妇虚而胎气不顺者,切不可用,用则胎立堕。人以为顺气用之,谁知乌药能顺胎气之实,而不顺胎气之虚乎?不独胎气,凡气虚者,俱不能顺,惟血虚而带郁滞者宜之耳。

6.《本草述》论述:按乌药之用,耳食者本于寇氏'走泄多'一语,以为专于辛散而已,如海藏谓其'理元气',何以忽而不一绎也?如止于辛散,安得宿食能化,血痢能止,便数能节,症结能消,头风虚肿之可除,腹中有虫之可尽,妇人产后血逆及血海作痛之可疗,小儿积聚蛔虫及慢惊昏沉之可安,即《日华子》亦谓其功不能尽述者,是其徒以辛散为功乎?盖不等于补气之剂,亦不同于耗气之味,实有理其气之元,致其气之用者。使止以疏散为能,而不能密理致用,可谓能理气乎?丹溪每于补阴剂内入乌药叶,岂非灼见此味,于达阳之中而有和阴之妙乎?达阳而能和阴,则不等于耗剂矣。香附血中行气,乌药气中和血,离血而行气,是谓之耗,不谓之理,盖气本出于阴中之阳,达于阳中之阴也。

乌药的药用价值

乌药的营养价值:

化学成份:根含多种倍半萜类成分香樟烯、香樟内酯、羟基香樟内酯、乌药醇、乌药醚、异乌药醚、乌药酮。

继续阅读《乌药的药用价值》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

乌药 ,味辛,性温;归脾、胃、肝、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主胸胁满闷;脘腹胀痛;头痛;寒疝疼痛;痛经及产后腹痛;尿频;遗尿。

药理作用

1.挥发油的兴奋作用:内服时,有兴奋大脑皮质的作用,并有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循环,升高血压及发汗的作用。局部外用使局部血管扩张,血循环加速,缓和肌肉痉挛性疼痛。

2.止血作用:体外实验证明,乌药干粉能明显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促进血凝及良好的止血作用。

3.对消化道的影响:有报导乌药对胃肠平滑肌有双重作用,此外,乌药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

4.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5.其它作用:用乌药长期喂大鼠,可使体重增加,并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其龙脑可发汗、兴奋、镇痉、驱虫等。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乌药的功能与主治:

顺气,开郁,散寒,止痛。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

①王好古记录:"理元气。"

②《日华子本草》记录:"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霍乱及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癞,并解冷热。"

③《本草拾遗》记录:"主中恶心腹痛,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

④《玉楸药解》记录:"破瘀泄满,止痛消胀。"

⑤《本草通玄》记录:"理七情郁结,气血凝停,霍乱吐泻,痰食稽留。"

⑥《纲目》记录:"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息,止小便数及白浊。"

乌药的功能与主治

乌药的应用与药方:

配伍效用

①乌药配伍沉香:乌药温肾散寒、行气止痛;沉香醒脾开胃、祛湿化浊、行气止痛。二药合用,走气分、达下焦,有醒脾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脾虚之胸闷、腹胀、气短、乏力、呕吐等症。

②乌药配伍薤白:乌药行气止痛散寒;薤白通阳散结行气。二者伍用,有行气通阳、止痛散寒之功效,用于治疗阴寒痰浊凝滞所致之胸痹而症见胸闷、疼痛者。

③乌药配伍木香:乌药行气止痛散寒,长于温散下焦寒湿;木香行气止痛,功擅行脾胃气滞。两药相须为用,其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寒凝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以及胃肠神经官能症属气滞不通者。

④乌药配伍当归:乌药辛开温通,行气解郁、散寒止痛,偏走气分;当归辛散温运,养血活血、调经止痛,偏走血分。二者伍用,共奏行气活血、散寒温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气滞血淤之痛经、产后腹痛以及寒疝等症。

⑤乌药配伍益智仁:乌药温肾散寒;益智仁补肾缩尿。二者伍用,有温补肾阳、散寒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阳虚衰之尿频、遗尿等。

附方

①治心腹气痛:乌药,水磨浓汁一盏,入橘皮一片,苏一叶,煎服。(摘自《濒湖集简方》)

②治冷气、血气、肥气、息贲气、伏梁气、奔豚气,抢心切痛,冷汗,喘息欲绝:天台乌药(小者,酒浸一夜,炒)、茴香(炒)、青橘皮(去白,炒)、良姜(炒)。等分为末,温酒、童便调下。(摘自《卫生家宝方》)

③治风气攻疰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旋晕;瘫痪,语言蹇涩,筋脉拘挛;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臆,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呜: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二两,白僵蚕(去丝、嘴,炒)、川芎、枳壳(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一两,干姜(炮)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温服。(摘自《局方》乌药顺气散)

④治胀满痞塞,七情忧思所致:天台乌药、香附、沉香、砂仁、橘红、半夏,为末。每服二钱,灯心汤调。(摘自《亦水玄珠》乌药顺气散)

⑤治气厥头痛,妇人气盛头痛及产后头痛:川芎藭、天台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葱、茶调下。(摘自《纲目》)

⑥治七情伤感,上气喘息,妨闷不食:人参、槟榔、沉香、天台乌药。上药各浓磨水,和作七分盏,煎三、五沸,放温服。(摘自《济生方》四磨汤)

⑦治浑身胀痛,气血凝滞者:香附(盐、酒、便、醋四分制之)、乌药,共细末,酒下四、五分。(摘自《慎斋遗书》香附散)

⑧治产后逆气,食滞胀痛:陈皮、藿香、枳壳各钱半,厚朴一钱,泽泻、乌药、香附各二钱,木香七分至一钱,煎服。(摘自《沈氏尊生书》排气饮)

⑨治小肠疝气乌药一两,升麻八钱。水二钟,煎一钟,露一宿,空心热服。(摘自《孙天仁集效方》)

⑩治产后腹痛:天台乌药、杜当归,为末,豆淋酒调下。(摘自《朱氏集验医方》乌药散)

⑾治胎前产后血气不和,腹胀痛:乌药、香附、当归、川芎(俱酒炒)各三钱。水煎服。(摘自《本草切要》)

⑿治干湿脚气乌药一两,莳萝一分(二味炒令黄色)。同为末,温酒下二钱。若是干脚气,用苦楝子一个,柏浆水一升,煎至五合,调下。(摘自《博济方》乌药散)

⒀治小儿慢惊,昏沉或搐:乌药磨水灌之。(摘自《济急仙方》)

⒁治肾经虚寒,小便滑数及白浊等疾:天台乌药(细锉)、益智子(大者,去皮,炒)。上等分,为末,别用山药炒黄为末,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曝干。每服五十丸,嚼茴香数十粒,盐汤或盐酒下。(摘自《魏氏家藏方》固真丹,即《妇人良方》缩泉丸)

⒂治脚气掣痛,初发时:土乌药,不犯铁器,布揩去土,瓷瓦刮屑,好酒浸一宿,次早空心温服,溏泄即愈,入麝少许尤佳,痛入腹者,以乌药同鸡子,瓦罐中水煮一日,去鸡子,切片蘸食,以汤送下。(摘自《永类钤力》)

⒃治小儿疳积:天台乌药、鸡内金、五谷虫各等分,加入青黛%5(例如台乌药净末用一两,青黛用五分)。共研细末,和匀。每晨空腹用温开水送服一至三钱,连服一月。(摘自《浙江中医杂志》乌金散。12:32(560),1958)

⒄风湿麻痹。用乌药一百两、沈香五十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姜盐汤送下。此方名"乌沈汤"。

⒅治跌打损伤(背部伤尤宜):乌药一两,威灵仙五钱。水煎服。(摘自《江西草药》)

⒆治泻血,血痢:乌药不以多少,炭火烧存性,捣罗为末,陈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摘自《圣济总录》乌金丸)

⒇一切气痛。用乌药(酒浸一夜后炒)、茴香(炒)、青桔皮(去白,炒)、良姜(炒),等分为末,以温酒加童便调下。

(21)脚气扯痛。用乌药刮屑,浸酒中一宿,次早空心温服。溏泄好愈。加麝香少许更好。

(22)小肠疝气。用乌药一两、升麻八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露一宿,煨热,空心服。

(23)几种常见病。用香附、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一至二钱,饮食不进,姜枣汤送下;疟疾,干姜白盐汤送下;腹中有虫,槟榔汤送下;头风虚肿,茶汤送下;妇女冷气,米汤送下;产后血攻心、脾痛。童便送下;妇女血海痛,男子疝痛,茴香汤送下。

(24)血痢。用乌药烧存性,研为末,加陈米饭做成刃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25)咽喉闭痛。用生乌药,加酸醋二碗,煎成一碗,先噙后咽,吐出痰涎好愈。

继续阅读《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乌药的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乌药的炮制:

1.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如已在鲜时切片者,筛去灰屑。

2.炒制:取净乌药片,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

3.麸制:取净乌药片,用麦麸炒至微黄,筛去麦麸即得。

4.醋制:取乌药片与醋拌匀,略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带焦斑为度,取出放凉。每乌药500g,用醋60g。

5.酒制:取乌药片,加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尽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干,每乌药500g,用黄酒60g。

6.盐制:取麦麸,炒热,加入经盐水润半小时的乌药片,炒3-4分钟至呈淡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乌药16kg,用盐0.4kg,开水2kg,麦麸2kg。

乌药的食用方法

乌药的食用方法(药膳做法):

乌药茶

材料:乌药15克,白糖适量。

做法:加点白糖泡茶。食用方法,每日服数次。

功效:理气止痛,适用于妇女痛经者。

乌药糕

材料:乌药10克,老发面500克,苏打5克,白糖250克,鸡蛋3个。

做法:与老发面、白糖、鸡蛋、苏打一起放人盆内,用力揉成均匀面糊备用。将蒸笼内铺一张干净纱布,放上方形木架,将面糊倒人擀平,用武火蒸熟,翻于案板上晾凉划成小块即成。食用方法,亦可作点心吃。

功效:适用于老年肾虚腰膝酸痛者。

乌药米饭

材料:乌药10克,白糖100克,糯米250克。

做法:加水适量泡发后,煎煮半小时,捞去乌药,汤备用。糯米淘净,加水适量放大碗内。蒸熟后扣在盘中,把汤液加白糖煎成浓汁,浇在米饭上即可。食用方法,吃饭。

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者。

乌药蛋

材料:乌药10克,鸡蛋2枚,黄酒适量。

做法:乌药放入锅内,加水300毫升同煮,鸡蛋熟后剥去壳,复置药汤内,再用文火煮5分钟,加入黄酒。食用方法,每日服食1次。

功效:适用于体虚乏力者。

乌药蒸鸡

材料:母鸡1只,乌药15克,料酒、胡椒粉、姜、葱、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去爪洗净;乌药洗净切片,葱切段,姜切片,待用。将母鸡用沸水汆透,捞出凉水内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再把乌药装入鸡腹内,放入蒸钵内,鸡腹朝上,摆上姜片、葱节,加入清水、盐、料酒、胡椒粉,用湿棉纸封口,上笼旺火蒸2小时,立即取出,揭去棉纸,加味精即成。

功效:适用于大病后及产后身体虚弱者。

乌药煮豆腐

材料:乌药10克,豆腐250克,鲜汤适量。

做法:加水煮沸,放入豆腐及鲜汤即成。食用方法、喝汤,可佐餐食用。

功效:适用于痔疮者。

乌药蒸猪肝

材料:猪肝150克,乌药(粉末)6~8克。

做法:切成薄片,平放碟子上,加入乌药粉拌匀后,隔水蒸熟即可。食用方法,可佐餐食用。

功效: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视力欠佳者。

乌药酒

材料:乌药30克,白酒500毫升。

做法:放在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酒罐内,倒入白酒,盖好盖,浸泡7天即成。食用方法,每日1次,每次5~20毫升。

功效: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者。

继续阅读《乌药的食用方法》

乌药的副作用:

①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②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有实热和阴虚内火甚者不宜使用。

乌药的副作用

乌药的禁忌:

气虚、内热者忌服。 

①《本经逢源》记录:不可见火。

②《本草经疏》记录:病属气虚者忌之。妇人月事先期,小便短赤,及咳嗽内热,口渴,口干、舌苦,不得眠,一切阴虚内热之病,皆不宜服。 

③《医学入门》记录:疏散宣通,甚于香附,不可多服。

继续阅读《乌药的副作用》

乌药图片:

乌药图片

乌药叶图片:

乌药叶图片

中药乌药图片:

中药乌药图片

中草药乌药图片:

中草药乌药图片

中药材乌药图片:

中药材乌药图片

继续阅读《乌药图片》

乌药的主要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灌木林中或林缘以及山麓、旷野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地。

乌药产地

乌药的性状:

①乌药个

呈纺锤形,略弯曲,两头稍尖,中部膨大,或成连珠状,长10~15厘米;膨大部直径1~2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须根残痕,具纵皱及横裂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类圆形,浅棕色而微红,稍显粉性,中心色较深,外层皮部棕色,甚薄;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气微香,味微辛苦.以连珠状、质嫩、粉性大、横断面浅棕色者为佳。

②乌药片

分薄片与厚片,均为类圆形片状,厚片有时斜切成椭圆形,直径1~2厘米,厚约1.5毫米;薄片厚1毫米以下。平整而有弹性。切面黄白色至淡棕色而微红,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以平整不卷、色淡、无黑斑、不破碎者为佳。

主产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广西。此外,湖北、江西、陕西、四川、云南、福建等地亦产。习惯以浙江天台所产者品质最佳,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

继续阅读《乌药产地》

Powered by ZhongyaoYi.com © 2023 粤ICP备14085741号-2